有一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与刺激的电流在播散时影响到目标区域以外的部位有关,这些症状会在电流减弱或消失后得到改善。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点击观看科普沙画视频
大部分的帕金森病人在规律服药和康复训练后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有一部分帕金森病人却还有着另一番遭遇......
李老伯今年64岁,十几年前出现左上肢震颤,后来双下肢也开始震颤,行动缓慢,走路也不稳……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确诊为帕金森病,经口服抗帕金森药物治疗后,震颤和行动缓慢等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老伯的症状对药物越来越不敏感,即使药物种类不断增多、药量不断增加,症状改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最近一年,李老伯翻身、起床都很困难,甚至不能行走,服药也无法改善。
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邬剑军详细了解李老伯的情况后,建议通过DBS手术来改善症状。今年6月,李老伯成功完成了DBS手术,并定期到华山医院神经调控专病门诊随访程控。目前李老伯恢复得非常好,可以自己料理生活并独立行走,生活质量有了很大进步。
什么是DBS?植入DBS后如何做好长期管理?且听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团队的专家缓缓道来。
什么是DBS?
DBS又称为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目前用来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最主要的手术方式。这个手术会将电极植入病人脑内特定核团,连接这些电极的电线通过耳后及后颈部的皮下隧道连接至埋在锁骨下胸部的脉冲发生器中(类似于起搏器的装置)。当这个装置被开启时,电流会通过脑内电极对植入的目标区域发出高频的电刺激,这些电刺激会改变脑内一些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电信号。
DBS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手术。它并不破坏大脑的任何部分,所以它是一种可逆的手术。如果手术后改善症状的效果并不理想,必要时可以关闭刺激器,甚至移除电极。DBS 可以很好地控制病人的帕金森症状,但它还不能治愈帕金森病、也无法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虽然很多病人从手术获益,但并不是每位帕金森病人都适合手术,必须经过医生的详细评估才能决定。
哪些帕金森病人适合做DBS手术?
1. 曾对左旋多巴类药物有良好疗效,随病程延长药效逐渐减退;
2. 药物疗效出现波动,如出现剂末、开关和/或明显异动等不良反应;
3. 震颤明显且对药物疗效欠佳的患者;
4. 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不能耐受治疗或者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的患者;
5. 满足以上一条或多条,且无痴呆或重度抑郁或非药物所致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
帕金森病人从DBS手术中可以有哪些获益?
1. 与单独服用帕金森药物相比,DBS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运动症状。
2. 可以有效地增加患者每天处于活动良好状态的时间。
3. 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异动症。
4. 帮助改善部分与药物“关期”相关的非运动症状,比如睡眠紊乱和疼痛。
5. 帮助患者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比如吃饭、穿衣、起床、行走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DBS会有哪些潜在的并发症?
开机后短期内的不良反应
有一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与刺激的电流在播散时影响到目标区域以外的部位有关,这些症状会在电流减弱或消失后得到改善。这些症状包括:
1)麻木或针刺感
2)语言的改变,比如吐字不清晰、声音变轻、吐字费力
3)头昏不适
4)肌张力障碍或异动症
5)平衡障碍/身体协调性下降
6)情感淡漠
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电池耗尽。使用不可充电式电池的脉冲发生器一般可以使用3-5年;使用可充电式电池的可以使用15-25年。可以通过相当简单的手术替换没电的神经刺激器,不需要再经过脑部手术。
2)不当的运动姿势可能会造成电极或延长导线的损坏。
3)意外关机。
帕金森病人DBS术后小贴士
1. 定期到医院复诊并进行程控,调节参数。
2.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远离高压变电站等超高压场所。日常生活中遇到地铁、超市等安检门时,偶尔可能会出现“关”期,不用过分担心,可使用家用程控器来进行调节。
3. 大部分患者术后仍需继续服用药物,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服用美多芭、息宁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
4. 大多数帕金森患者的症状波动由照顾者发现,因此需要照顾者密切观察、记录,并及时就医调整参数。
5. DBS术后患者染发应谨慎,避免染发过程中损伤头皮而造成伤口感染。
6. 术后避免用力挠头导致伤口破溃、感染。
专家介绍
邬剑军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神经调控医生团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专注于运动障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长期致力于运动障碍的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和神经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工作。
诊疗专长
擅长运动障碍DBS治疗的筛选、评估、术后程控和长期管理。
刘丰韬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帕金森相关疾病的临床一线工作,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脑PET显像)和神经调控(脑深部电刺激)。
诊疗专长
擅长脑起搏器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程控,曾获得全国青年医生DBS程控大赛冠军。
赵珏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和研究。主要参与工作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术后程控、神经变性病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及脑库的建设。
诊疗专长
擅长运动障碍DBS治疗的术后程控和长期管理。获得第一届“心驰神往”运动障碍疾病病例挑战赛亚军奖。
孙一忞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致力于运动障碍DBS治疗的筛选、评估、术后程控和长期管理。
诊疗专长
擅长运动障碍相关疾病和神经遗传病的诊疗。
沈博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医学博士,住院医师,致力于运动障碍疾病诊疗,近年来主要工作包括帕金森病DBS术前评估及住院程控等,专注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机制研究。
吴斌
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
医学博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运动障碍相关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程控等。
文 | 护理部 赵琰
沙画设计 | 护理部 沈彬
审核 | 神经内科 邬剑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