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我成功解除了“不定时炸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老年患者的防跌倒安全成了护理工作很重要的部分。然而,在工作中遇到的“倔强老人”常常会令我们手足无措。学习叙事护理,为护理安全工作打开了另一扇窗。
患者曹爷爷,今年90岁,自述平素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因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疼且持续未缓解,在家人的坚持下不情愿地来到医院,入住我科。
从此,老年医学科走廊里时常出现一个颤颤巍巍的背影,旁边跟着一名护士“保护”着,护士一面苦口婆心地劝说,一面小心翼翼地与曹爷爷保持着距离,因倔强的曹爷爷拒绝别人搀扶。
这位曹爷爷被我们称为“不定时炸弹”,因为他会不分时间和时机地出来散步。护士每天面对颤颤巍巍的曹爷爷随时可能跌到的风险,夜班护士更是把曹爷爷当做重点保护对象。
我与曹爷爷的大儿子沟通,希望家人能够做到24小时陪护,大儿子向我倒起了苦水:“我们兄妹三人,只有我在父母身边,弟弟妹妹都在外地,我62岁,身体还可以,按说晚上陪护老父亲责无旁贷,无奈妻子体弱多病需要照顾,老母亲今年也90岁,身边离不开人,我确实是分身无术。”
我非常理解他的难处,我与他沟通能否请一名陪护人员来照护。
大哥苦笑着说:“我老爸总觉得能自理,找陪护这事,我跟他说过,被他一口回绝了,坚决不同意啊,我又不敢拗着他,怕他一生气,再连院都不住了。” 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找曹爷爷谈谈试试吧。”
大哥无奈地苦笑着:“那太谢谢你啦,唉,你试试吧!”
下午做完治疗,我来到曹爷爷床前:“曹爷爷,晚上谁来陪您?”
曹爷爷:“不用陪啊!我腿脚好得很,今天来住院是我开我的电动车来的。”
“是啊,曹爷爷,不说年龄,单看您这身体和精气神,您老也就像70来岁。”
老爷子瞬间乐开了花。我话锋一转说:“曹爷爷,这心脑血管疾病,吃着一些特殊药物,就怕摔倒啊”
曹爷爷脸色一沉:“我摔倒自己负责,不会找你们医院的麻烦,谁都别劝我,这事没商量!”
我见曹爷爷脸色更难看了,只好岔开了话题,继续与曹爷爷聊天。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老人年轻时由于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和家人聚少离多,性格争强好胜,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另外,老人退休工资很高,但十分节俭,一心给孙辈们攒钱。了解这些后,我心里有数了。交完班我留下来,心想:不能再把这个“炸弹”扔给夜班。
我又一次来到曹爷爷床前:“曹爷爷,按照岁数您应该是建国前参加过革命的,您这一辈人艰苦朴素,值得我们学习。您又心疼孙子,将来孙子们一定很孝顺您。”
老爷子一脸自豪地说:“不瞒你说,我大孙子是博士,很有出息,结婚很晚,我的钱呀都给我的重孙攒着呢。”
“您老真有福气,就您这身体状况,等到重孙上大学也不成问题呢!”曹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我继续说:“现在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提高了,百岁老人很多,国家政策又好,像您老人家这种条件一定好好保重身体,身体好了自己不受罪,也不给家人添麻烦,还能多给重孙攒钱,多好啊!”
见曹爷爷十分开心,我接着说:“您这个岁数要是万一摔倒了可不得了,您老是个聪明人,咱可别办捡芝麻丢西瓜的事,您觉得呢,要不咱晚上找个陪护吧?”
老人的大儿子也趁机说:“万一摔坏了,不仅你自己受罪,花钱更多,我弟弟妹妹都得请假回来照顾你,那不更麻烦了吗?”
在我们的再三劝说下,曹爷爷最终同意晚上找陪护了。
大哥悄悄地对我竖起大拇指:“谢谢你,郑护士,今天多亏了你,不然没人能降得了这个倔老头。”
从此,病房里这个颤颤巍巍的背影旁边多了一个搀扶着他的人,“不定时炸弹”的危险终于被解除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不管什么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走进更多“倔强老人“的内心,叙事护理之路,永无止境!
供稿:老年医学科 郑媛媛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