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工智能模型,全球首次建立!
首次建立肝脏血管组学人工智能模型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近日,国际放射学顶尖期刊、北美放射学会会刊 Radiology(中科院医学一区Top,SCI IF: 29.146)以Original Article刊发了CHESS多中心研究:基于『肝脏血管组学』人工智能模型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CHESS创始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助理、门静脉高压中心主任祁小龙为本研究通讯作者,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王成彦为第一作者。
1、研究背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Baveno VII Faculty. J Hepatol 2022)。在前期工作中,CHESS两项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研究(CHESS1701、CHESS1802)实现了深度神经卷积网络技术、影像组学技术对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SPH)的无创诊断(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eBioMedicine 2018)。
2、创新点
本研究基于CHESS1701和CHESS1802两项多中心研究队列(NCT03138915, NCT03766880),首次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CT/MRI肝脏血管组学预测模型的自动化门静脉高压无创诊断方法,包括:
01、自监督的肝脏血管自动三维自动分割网络
02、肝脏血管几何参数的自动提取算法
03、血管结构的关联网络模式分析
04、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创诊断模型
本研究分析了肝内血管形态学在CSPH人群中的变化规律,通过组学分析发现了门静脉高压的肝脏血管重新分布特征:CSPH患者血管密度显著降低,尤其是远端血管丰富度明显下降;CSPH患者血管关联度显著增加,考虑为肝脏相邻血管的代偿作用。模型通过特征工程共筛选出肝硬化的关键血管组学指标30余个,并取得了显著优于传统模型的诊断性能。
本研究在213例CSPH患者和310例无CSPH患者的回顾性队列中,构建了肝脏血管组学预测模型,实现了在肝硬化患者中准确识别CSPH(AUC=0.90),并在两个外部测试队列上同样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
3、研究意义
相比于传统影像组学模型,本研究首次建立『肝脏血管组学』人工智能模型不局限于单模态影像的应用,可以在多模态影像统一预测而无需额外训练和调参,并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有利于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既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局限于“黑盒子”,临床医师无法解释其决策过程。
造福更多患者
本研究明确了以血管几何特征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可行性,并为模型诊断补充了有力的病理生理学解释,有望快速技术转化并临床应用。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 刘敏
校对 王倩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