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辟谣|辉瑞能够自行研发COVID病毒变种?太高估他们了!

2023-01-30 16:43

如果美国的药物研发企业真的胆敢一边搞病毒一边根据自己搞出的病毒卖药,那别说被网友喷了,现实中早就被抓走先崩后问了,枪毙五分钟都是轻的。

从实验室和疫苗两个角度说说这个事情吧。

【关于实验室内做突变株】

其实突变株的构建并不仅仅是像大家所理解的,需要通过人或动物群体之间反复传播,并在过程中出现突变才能获取用于实验的变异株,原因其实很简单:

①你找不到那么多猴子,且找不到那么多人帮你“做实验”;

29271674993742500图源:pexels.com

②这个过程用真病毒实验效率太低了。

因此,想对病毒变异株(尤其是希望研究的变异株)就不能仅靠从传播中的病毒分离,还需要采用一些更适合实验的方法——比如人工制作假病毒。

假病毒其实也是病毒,比如用水疱性口炎病毒(VSV)或慢病毒属等制备而成,通过非常俗的“基因工程”方式让我们希望研究目标病毒的抗原蛋白在这些被改造的病毒载体上表达,从而制造甚至延展出“假的新冠病毒”。

这种“假的新冠病毒”可以带有真的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包括原始毒株或变异毒株的S蛋白,但确实可以具有感染细胞或复制(繁殖)的能力,因此可以高效进行体外实验。

举个例子就是之前获得2022年nature十大人物的曹云龙,他最初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筛选了上千种抗体,最终选择了2种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上RBD区域的中和抗体作为潜在的预防或治疗药物。

那早期如何验证这两个单克隆抗体有效呢?实际也很简单——体外实验。

在曹云龙的研究中,使用VSV构建了大量的假病毒,这些假病毒包括了D614G突变、Omicron BA.1/2/3/4/5,最近还包括了BF.7、BQ.1、bQ.1.1、XBB、XBB.1.5等,并进行了体外中和试验,从而验证单抗的有效性。

除了这些“常规操作”外,研究者才采用“压力筛选”(可以理解为在高压环境让新冠病毒“物竞天择”)的方式在存在单抗环境下“逼迫”假病毒进行“变异”(下图),从而预测病毒的变异趋势和中和抗体的抗压能力,也就是像一些阴谋论者说的那样“研发COVID病毒变种”——但这一切都是在实验室环境,而目的和全球在做此类工作的科研机构一样,都是为了制备安全、有效的药物

78441674993743536图源:公开论文

由于曹云龙找到的中和抗体对目前已知的和潜在的很多新冠病毒变异株均有效,因此才能被冠以“新冠预测者”的称号。

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发现了一个“暂时的”通用解决方案,未来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因此,说“某某机构制造病毒”其实从“文字”角度或许没错,但目的不是制造疫情,而是研发有效甚至具有前瞻性的药物。

【关于先有药物后有病毒】

有的人真的相信药物研发机构能够在新的病毒没出现情况下就能把疫苗或者药物研发出来,但这真的有点难。

我们首先要知道,新冠mRNA疫苗最初的研发是由德国的一家已经进行很多年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机构进行的,此后才由美国的药企进行临床研究,而国内也参与了相关研究。

要知道,即便是mRNA疫苗也需要获得新冠病毒的序列后才能制备,因此先有疫苗再有病毒可谓是无稽之谈。

28321674993744546图源:pexels.com

当然也有人认为,或许早期的疫苗是根据病毒研发的,后面的变异株是人为制造的,所以才能很快做出变异株的疫苗呢?其实也不会。

要知道病毒的变异是随机的,如果真的能“精准预测”,那新冠疫苗在最新的几种变异株面前就不至于被碾压的如此惨不忍睹了。

这几年在网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于参数对比的方法评价新冠疫苗好坏,也就是比较抗体的中和活性,这也一种会用到假病毒或者真病毒的体外研究(当然,很尴尬的情况是国内大部分疫苗拿不出真实世界对不同变异株的保护效果数据进行对比)。

那么如果真的能提前把病毒做好从而做到“精准预测”新冠病毒,那原则上对最新的几种变异株应该拿捏得死死的,打完“变异株”疫苗应该中和抗体水平爆表才对不是吗?

那现实情况如何呢?

以XBB的数据为例——在打完第2针基于原始毒株制备的mRNA加强针(即打了4针)后,对原始毒株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352,但对Omicron XBB的GMT仅有37,下降了63.6倍(而打1针加强针后几乎检测不到对XBB的中和活性)。

如果第二针加强针换成了双价变异株疫苗,打完后对原始毒株的抗体GMT为2481,对XBB的GMT也仅剩96。(下图)

44071674993744896图源:公开论文

反倒是,病毒仍然把研发机构拿捏得死死的。

除此之外,在此前美国的感染数据中可以看出(下图),新冠病毒已经在美国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感染(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疫苗或者药物研发机构都不敢随便声称自己研制的东西是有效的(更何况可能出现刚获批就失效的情况)。

36721674993745304

图源:公开论文

如果美国的药物研发企业真的胆敢一边搞病毒一边根据自己搞出的病毒卖药,那别说被网友喷了,现实中早就被抓走先崩后问了,枪毙五分钟都是轻的。

因此疫苗不可能先于病毒,否则也不会到现在科研人员还在如此卑微地苦苦追求着“能保护至少1年”的新冠疫苗了。

【关于网络上那段视频】

其实那段视频很明显是一个非正式场合,也经过了剪辑,说话的人看上去也比较年轻。

但这个人确实说了很多容易被人拿捏的言论,并且这些内容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全球级。

但这个视频内容来自于一个长期的反科学组织,同时内容中也对中国进行了抹黑,同时更会出现三年来已经多次出现的“反噬”情况。

不多做评价,只希望大家在带着“正义的热情”传播此类信息时候,多动动脑子,很多人炒作是为了吃这碗饭,但我们的客观科学态度是为了保这条命。

愿天下无疫

=丸=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兴趣创作,仅为让更多普通人对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内容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机构,未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如果内容有误,大家多做自我批评(不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COVID,新冠病毒,辉瑞,病毒,疫苗,抗体,药物,毒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