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卫生资格考试--临检部分(二)
血涂片的制备
1.新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用1mol/L的HCl浸泡24h,清水冲洗。
2.载玻片应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3手工推片时,,通常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夹角。
4血膜占2/3。
血涂片制备:制备涂片时,血滴愈大、角度愈大、推片速度愈快,血膜愈厚,反之则愈薄。
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度较高时,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可得满意结果;
血细胞比容减低、血液较稀时,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疟原虫、微丝蚴等检查可采用厚血膜涂片法。
血液细胞染色
1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有色部分为阴离子【记忆】伊读一,和阴性相对应)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有色部分为阳离子)溶解于甲醇而成。缓冲液是磷酸盐缓冲液(pH),用来调节pH。
甲醇的作用:溶解美蓝和伊红;固定细胞形态。(物理吸附+化学亲和)。
血液细胞染色
2 嗜酸性物质与伊红结合,染成红色,比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物质与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比如淋巴细胞,嗜碱性颗粒
嗜中性物质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成淡紫红色,比如嗜中性物质。
pH<pI,染色偏红
3.pH值的影响:偏酸时,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偏碱时,易与美蓝结合
4.瑞氏染色法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瑞氏染色时,染色过深时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再加染液。
5.瑞氏染色法对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染色效果好,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
细胞染色的方法评价
瑞氏染色是血涂片最常用的染色法,对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染色效果好,但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的染色能力略差。吉姆萨染液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但对细胞质成分着色能力较差。采用瑞特-吉姆萨复合染液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瑞氏染液新配制时偏碱,须于37℃下贮存一段时间,待亚甲蓝逐渐变成天青B。贮存越久,染液的染色效果越好。染液加甘油以防甲醇挥发,加塞密闭容器以防甲醇氧化成甲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