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世平说,假期结束前,大家最好主动调整作息,尽量与工作时的作息时间同步。
春节长假结束了,七天长假里,医院里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患者不少……
天冷,心脑血管患者增多 “王主任,有个病人需要取栓……”大年初一下午,台州医院神经内科王恩主任医师被紧急召回医院进行急诊取栓手术。
患者是一位54岁的男子,大年初一早上睡醒后,家人发现他答非所问,左侧肢体无力,反应迟钝,但是还能进行日常生活。当时家人没有重视,随后症状逐渐加重,话也说不出来了!
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认为病情严重,建议赶紧转到台州医院,随后被确诊为脑梗死……王恩团队紧急为他进行了取栓手术。
寒冷的秋冬季本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特别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问题的老人,更是会“雪上加霜”。加上近期强冷空气频频来袭,心脑血管病有明显增加趋势。
临近下班,神经内科柯绍发主任的门诊,病人还有不少。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一种。脑卒中俗称中风,又名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中风发生之前,很多人可能会经历一次到多次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中风的前兆
一是脸口角歪斜咧嘴变得困难
二是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或感觉麻木
三是口齿不清
四是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甚至短暂失明
五是意识模糊、头晕,失去平衡。
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恢复了,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
对于中风的抢救,越早救治效果越好。
时间越早,脑梗治疗可选择的方式就越多。
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是6小时: 要求发病6小时内使用溶栓药物。 机械取栓手术的时间窗是24小时,需要多模式的CT或MRI进行判断,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近期气温较低,早晚温差大,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切记要定时服药,定期监测变化,注意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同时,春节期间,“三高”患者也不能放开吃吃喝喝,不能餐餐都大鱼大肉,要保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等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在寒冷天气注意做好头脚部的保暖工作。
肚子又涨又痛,一下子来了4位胃柿石病人
“我肚子又涨又痛好几天了,医生让我来做胃镜……”大年初四一大早,67岁的王发明(化名)就来到台州医院内镜中心做胃镜检查。
顾彬彬主治医师仔细为阿公检查,发现他胃里竟然有一块直径约4-5cm的胃石。
检查结束后,顾彬彬询问老人得知他最近都没有吃过柿子,但秋天柿子成熟的时候,吃过蛮多甜滋滋的柿子,有时候是空腹吃的。
柿子味甜绵软,很多人都喜欢吃,特别是一些牙口不好的老人,就喜欢吃这个“可以吸”的水果。但是柿子中的鞣酸含量比较高,空腹或大量服用的情况下,鞣酸会与胃酸作用,一来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形成胃柿石。胃柿石在胃内摩擦胃壁会造成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的形成,导致胃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严重的可导致胃出血及穿孔的发生。
胃内的柿石一旦无法及时取出进入小肠则可能会引起肠梗阻,此时会导致剧烈的腹痛、发热伴有停止排便、排气,若不及时手术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春节期间,我们科室就收住了4名胃柿石病人。”顾彬彬说,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有些是在秋季吃了柿子,有些是在春节期间收到亲戚朋友送的柿饼,尤其在空腹的状态下,鞣酸更容易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形成不溶于水的胃石。
顾彬彬提醒:吃柿子时,也应尽量避免与高蛋白的食物一起吃,比如鱼、蟹、牛奶等。因为蛋白质与鞣酸作用,也容易凝固形成胃石。
“我们打算先让他喝点可乐试试,下周一再复查胃镜看看,胃石有没有溶解。”顾彬彬说,“喝可乐对于刚形成不久的胃柿石有一定疗效,胃柿石属于鞣酸蛋白,可乐中的磷酸对它有疗效可以很快溶解。
顾彬彬提醒:如果出现吃柿子后肚子不舒服的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再次提醒大家,柿子虽好,切莫贪食。
此外,消化内科里还收治了不少急性胰腺炎患者。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会享受,每天大鱼大肉,这让很多人的肠胃不堪重负。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自我节制,饮食要合理,切忌暴饮暴食。
节后综合症,怎么破?
七天长假,吃吃喝喝睡睡的日子结束了。打工人们又要开工了!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强度,很多人会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甚至是失眠、胃肠不适等症状。
小心,这可能是“节后综合症”!怎么破?
春节期间,大家比较放松,甚至放纵,聚会玩乐、饮食无律、起居无常、体力透支,结果造成了节后上班时心理生理上的各种扰人问题。许多上班族在假期过着比平日更加繁忙的生活,并且打乱了正常的作息时间,这就导致长假结束,恢复正常上班后,短时间内身体、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反应。
恩泽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尹世平介绍,“节后综合症”,好发于平时工作节奏紧张、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出现抑郁、焦虑的心理体验,可以理解为是恢复正常上班后,出现的短暂适应不良的表现。
“事实上,要想避免‘节后综合症’的出现,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例如,放假前尽量处理完重要的工作,以便假期结束回来可以‘轻装上阵’,或是假期里避免过度‘放飞自我’,可以偶尔熬夜,但多数时间还应保持规律作息。”尹世平说,假期结束前,大家最好主动调整作息,尽量与工作时的作息时间同步。
供稿 | 朱小敏 王怡
编辑 | 朱小敏
责编 | 方永乐
审核 | 吴践帆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