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液后补入+碳酸氢钠前补入,可提前达到纠酸的效果。
获得床旁用置换液的三种方法:见下面截图(来自2021版SOP),从下图中不难看出商品化置换液的优势,为广大医疗机构所青睐。但其一般不含碳酸氢根离子(即没有B液),需要配套5%碳酸氢钠注射液使用。
在2021版SOP中并未对碳酸氢钠的补入方式做出明确推荐,值得我们思考。小编抛砖引玉。
首先,复习置换液组成成分:(以下引自2021版SOP)
商品化置换液:总量 4250ml。
1、基础置换液(4000ml,A液),离子浓度(不含NaHCO3):Na+ 113mmol/L,Cl-118mmol/L,Ca2+1.60mmol/L,Mg2+0.979mmol/L,葡萄糖10.6mmol/L。
2、根据需要加入10%KCl,并配备相对应的 NaHCO3(B 液)。
3、置换液的终浓度(4000ml 的 A 液+250ml B 液):pH7.40,Na+ 141mmol/L,Cl-110mmol/L, Ca2+1.5mmol/L,Mg2+0.75mmol/L,葡萄糖10mmol/L,HCO3-35.0mmol/L。不含磷,注意低磷血症。
明确:A液和B液需要分别泵入到体外循环。
其次,为什么碳酸氢钠不建议提前与A液混合呢?
方便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纠酸方案。
减少了配液过程,降低污染几率
节省人力
与A液混合后加热或长时间保存可能会出现沉淀
推荐现用现“配”,但建议从额外通路补入,根据患者情况或按一定比例补入即可,最好定时监测纠酸情况。
最后,碳酸氢钠怎么选补入点更好呢?
以费森床旁机做CRRT为例:
如图所示,有CI-CA模组,但只能选择枸橼酸抗凝时才能启用此模组。对于此设备血泵和废液泵在任何模式下均被启用,透析液泵和置换液泵会因治疗模式不同,启用情况不同。
执行CVVH治疗模式时,按照医嘱要求,前/后稀释(如下图所示),置换液从滤器前/后补入实现医嘱要求。
但此时置换液并未含有碳酸氢钠注射液,需要通过输液泵从额外的通路进行补入。如下图所示。为尽量避免碳酸氢钠接触A液,小编建议: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从滤器前/后的不同位点补入,即碳酸氢钠跟随置换液前/后稀释的对应方式配合补入(前稀释,基础置换液与碳酸氢钠均在滤器前补入;后稀释,两者均在滤器后补入)。
置换液本身应该含有所有处方的离子,通过前后补入的方式完成离子交换与纠酸等治疗。如果选择置换液滤器前补入碳酸氢钠滤器后补入,从上面成分看到,基础置换液的钠浓度是低于生理浓度的,对于血细胞来说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得而知。
也许各有各的想法和操作理念,并不单一。比如,是不是也有上图中补入位点交叉使用的呢?
置换液后补入+碳酸氢钠前补入,可提前达到纠酸的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