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坚实的守护者——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复苏室全力筑牢重症患者生命防线
为全力以赴应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最大程度扩容医疗资源,2022年12月17日,麻醉科在院党委的统筹安排下,紧急启动复苏室转化为重症收治病区,扩展重症救治能力,全力守护患者“生命线”。
同心协力,应收尽收
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在科主任喻文立,刘伟华副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胡连莲的带领下,麻醉科迅速响应并作出调整,克服因增援水西院区、医务人员陆续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减员、医疗资源紧缺等诸多困难,明确组织架构,制定相关制度,紧急组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入复苏室承担医疗救治工作。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体医务人员同心协力,迅速收满了14名急需呼吸机治疗的危重症患者。
争分夺秒,精心救治
复苏室内重症患者大多是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情进展迅速,随时危及生命。“3床患者氧饱和度掉到60%,二氧化碳分压快100mmHg了!”“准备机器和管路,马上过去。”刚刚为一名重症肺炎患者建立好ECMO治疗,正在泡面的李津源副主任医师又接到电话。透过泡面腾腾的热气,只看到他匆忙而坚定的背影,这一进去,又得忙到凌晨了。
成功上机只是第一步,之后的治疗和护理更为关键。在喻文立主任的统筹安排下,ECMO团队实施“一对一”特医和特护,在ECMO运转期间,喻主任每日床旁亲自指导治疗方案的精细化调整,各级医师密切配合,调节呼吸机参数、抗凝目标监测、水电解质调节平衡、防控肺部及全身感染、营养支持、镇静镇痛等全方位监测患者病情。同时给予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持和陪伴,采取“云探视”等方式帮助患者与家属沟通。
一句句平淡的对话,一幕幕抢救的画面,忙碌中充盈着井然有序,这是连日来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的满负荷工作日常。团队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专长,夜以继日地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一体化综合救治,手握ECMO这把“救命利器”为更多重症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不舍昼夜,顽强坚守
如今,麻醉复苏室已经进入了有条不紊的循环状态,截至目前共收治40余名重症患者。在收治重症患者之余,科室不断创建各类重症患者治疗和检查评估模板,刘伟华副主任医师更是兼查房、抢救、协调等多项重任于一身;胡连莲护士长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和及时有效救治,既要全面了解所有患者情况、参与抢救工作等,还要保证科室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医疗物品的储备充足,更要做好人员安排,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高强度、超时长的工作状态,对精力和身体都是极大的考验,但大家毫无怨言,不舍昼夜坚守救治一线,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奋力打通生命通道。
麻醉科在肩负繁重的麻醉与围手术期医疗工作的同时,一如既往地承担着急危重症救治的先锋和主力。急危重症救治既是麻醉科医师的日常工作,更是麻醉科医师浸入骨髓的特色和看家本领。喻文立主任表示,麻醉科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在保证择期及急诊手术、无痛诊疗等日常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加大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来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