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 Hypertens:动脉硬化可预测肾动脉消融的降压效果
每日毅讯+
众所周知,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大多数研究均显示RDN受试者中大约有20-35%的患者血压降低不明显,即所谓的无反应者non-responder。如何预测那些能够从RDN手术中获益的高血压患者成为了近年来重要的临床研究课题。心率、脉搏波正向波幅度和肾素活性等指标相继在Spyral系列研究中展示出了可作为RDN预测指标的潜力。近期,J Hypertens杂志发表了ASORAS研究,探讨了动脉硬化在预测RDN手术效果的潜在临床价值。
在这项前瞻性单臂临床试验中,这些接受了RDN治疗的患者,要求其基线SBP≥140 mmHg、平均24小时SBP动态血压(ASBP)≥130mmHg和至少服用了三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疗效终点是RDN术后1年内平均24小时ASBP的时间演变(在基线和3-6-12个月时测量)。同时收集了基线及随访期间的超声和磁共振(MR)测量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MR主动脉扩张性、心脏MR左心室参数。
研究结果显示:30例患者(平均年龄62.5±10.7岁,50%女性)的平均24小时ASBP 146.7/80.8±13.7/12.0mmHg。RDN术后,平均24小时ASBP的变化为 -8.4(95% CI:-14.5 至 -2.3)mmHg/年(P=0.007)。血压降低幅度的独立预测因子为cf-PWV [cf-PWV每增加1m/s则ASBP降幅+2.7(0.3至5.1)mmHg/年,P=0.03],日间舒张期平均血压ADBP [−0.4 (−0.8 至 0.0) mmHg/年,P= 0.03],年龄 [+0.6 (0.2 至 1.0) mmHg /年,P=0.006],女性 [−14.0(-23.1 至 −5.0)mmHg/年,P=0.003] 和 BMI [+1.2(0.1 至 2.2)mmHg/年/kg/m2,P=0.04]。
毅讯点评
这项临床试验作为Pilot研究初步探索了动脉硬化指标cf-PWV对RDN受试者手术降压效果的预测价值。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考虑,如果cf-PWV进入RDN患者的术前评估,可以排除那些因极度动脉硬化而导致的血压升高。同时,可以解放DBP>90mmHg这一非常不合理的RDN入选标准。不但有望增加RDN的适应人群,且有可能提高RDN responder的比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cf-PWV的界值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要尽量提高标准以保留那些因生理性老化而cf-PWV轻度增高的患者,因为这些人依然可以从RDN手术中获益。希望ASORAS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给予我们答案。
参考文献:
https://journals.lww.com/jhypertension/Fulltext/9900/Association_between_renal_sympathetic_denervation.177.aspx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