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龙:分娩镇痛 将舒适与尊严还给产妇

2023
01/26

+
分享
评论
古麻今醉
A-
A+

未来,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麻醉药物和方法,减少对安全性的疑虑,有利于推进分娩镇痛工作。

湖北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姚尚龙教授致力于“分娩镇痛”推广30余年,很多人问:你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分娩镇痛的发展?

姚尚龙回答:“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但分娩仍停留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对产妇既不公平也不人道。推进分娩镇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一环,让更多产妇远离疼痛,有尊严地分娩,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麻醉医师追求的目标。”

31821674604885482

姚尚龙教授

从无到有 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如果榆林产妇坠楼事件是分娩镇痛推进的催化剂,那么此前30余年对分娩镇痛的推广普及,就是为此后的快速发展打地基。 让我们把时钟回拨到上世纪80年代。产房内,心爱的妻子已经被疼痛折磨了几个小时,产房外,丈夫只能无能为力地来回踱步。如果说分娩痛对产妇是一种直接痛,对丈夫而言就是一种间接痛。作为麻醉科医生,姚尚龙为无数的患者进行过麻醉镇痛,但却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在产房外苦苦等待,无法替妻子分担生产痛。

能不能借助于麻醉技术解决分娩疼痛呢?姚尚龙知道,当时的麻醉技术用于分娩镇痛,技术不够成熟,观念也难以接受,无奈只能将想法搁浅,而上个世纪90年代分娩镇痛的发展也一直迟滞不前。从那时起,这个问题一直深植于姚尚龙的心中不曾抹去。

1998年,姚尚龙到美国达拉斯参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年会期间,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儿童医院在大会上介绍了“可行走的分娩镇痛”,深受启发。

“产妇在打了麻醉之后,仍可以自己行走,这大大颠覆了我既往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十年前埋在心中的那颗种子开始萌芽,姚尚龙直到现在还忘不了那时的激动心情,巧妙的利用麻醉技术让分娩不再疼痛,产妇家属也能接受,夙愿终于可以实现的兴奋。

星星之火 将火种遍撒祖国大地  

回国后,姚尚龙立即着手在中国开展分娩镇痛的探索,1999年开始,根据美国分娩镇痛的方案,结合中国国情,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分娩镇痛,经过临床探索,在武汉协和医院率先开展可行走分娩镇痛。尚龙的理想决不仅仅偏安于这一方水土,他希望将分娩镇痛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所有有需求的产妇都可以摆脱分娩痛的困扰。

从2000年开始,姚尚龙开始在全国推广分娩镇痛,他充分利用会议讲座,几乎放弃所有周末时间,马不停蹄地出席一场又一场讲座,分享分娩镇痛的理念和技术,一年即开展了50余场。不仅如此,姚尚龙还总结前沿技术以及自己的经验,在国内期刊上发表10篇分娩镇痛的论文,并获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姚尚龙亲自深入基层传授分娩镇痛的技术。近30年,他用脚步丈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新疆、西藏、云南等偏远地区,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仍记得刚开始去新疆推广分娩镇痛时,少数民族产妇无法接受。姚尚龙没有气馁,他竭力给思想比较开放的产妇做思想工作,再让经历过无痛分娩并从中受益的产妇现身说法,利用媒体的力量,让分娩镇痛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在社会中形成共识。后来,当有产妇主动到医院问:有没有无痛分娩时,姚尚龙和新疆的麻醉医生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有成果了。

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弱的,必须发动集体的力量共同推动这一事业。2006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创立了产科麻醉学组,借助学会的力量,加快了推动分娩镇痛发展的步伐。

2015年 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发起的“快乐产房,舒适分娩”公益项目,使分娩镇痛推进速度大大提升,媒体的科普宣传也让民众对分娩镇痛有了一定有了解。此时,无论从学术、临床以及民众知晓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燎原之势 近5年发展迅速  

2017年,榆林产妇坠楼事件引起极大的轰动,产妇疼痛的问题成为热点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开始探讨与之相关的剖腹产率、无痛分娩和手术自主权等话题。悲剧发生后留给世人哪些警示,又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榆林产妇坠楼事件无疑成为国内分娩镇痛发展的分水岭。

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无痛分娩的工作正式被提上日程,开始大踏步地推进。2019年3月,913家医院成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据悉,试点医院在2017年底的无痛分娩普及率是27.5%左右,经过3年努力,2020年底达到了53.2%。目前,我国平均分娩镇痛普及率大约30%,虽然这一数据较2018年全国平均不足10%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相较于发达国家80%~90%,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虽然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但这与姚尚龙的期望仍有差距,他希望,除去不适合做的产妇,所有产妇都有机会享受分娩镇痛。“生有尊严、活有价值、死有安慰”,这是舒适化医疗的目标,姚尚龙教授认为,麻醉科医生作为舒适化医疗的主力军,让产妇远离疼痛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2022年10月10日,《医师报》社举办的“2022世界镇痛日:无痛分娩公益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22世界镇痛日·分娩镇痛调研报告》,“我国仅30%产妇使用无痛分娩”的词条冲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阅读量超5亿、评论互动超13万次。

“分娩镇痛”成为热词,体现了全社会对其热切的呼声,无疑为分娩镇痛又点了一把火,当燎原之势开启时,产妇无痛分娩的普及还会远吗?

安全第一  舒适化需以此为前提  

“对于产妇而言,分娩镇痛是一种选择,而非刚需,因此,相较于舒适,安全第一位。”姚尚龙对分娩镇痛的临床安全性精益求精。

上世纪八十年代,罗哌卡因等只阻滞痛感不阻滞运动的麻醉药问世,让无痛分娩从理想走入理实。为了让无痛分娩更加安全,麻醉医生们还从技术与药物使用上不断改进。姚尚龙介绍,根据产程的特点,使用脉冲给药,即配合产痛来袭周期调整给药频率;为了保证安全,用药上大大降低麻醉药浓度,将包括阿片类在内的麻醉药降低到最小剂量,以保障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近些年,成瘾、死亡等负面影响导致“去阿片类”的呼声不断出现,这种观点发端在西方国家,主要源于阿片类药物的滥用。但中国阿片类药物的管控十分严格,在全球150个国家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排名中,中国排名100位。姚尚龙强调,当下在中国谈“去阿片化”还为时尚早,中国不存在阿片类药滥用现象,反而应用不足,目前仍有很多人在忍受疼痛却得不到阿片类药物的及时治疗,在中国,疼痛现象比药物滥用的问题更加严重。

“阿片类药物仍是解决中到重度疼痛的基石,有其不可替代性。”姚尚龙表示,目前阿片类药物种类多,选择靶点集中的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分娩镇痛中,阿片类药物微量使用,主要作用于脊髓后角受体来减少疼痛,极少吸收入血,不会对胎儿与产妇产生影响。

“未来,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麻醉药物和方法,减少对安全性的疑虑,有利于推进分娩镇痛工作。希望产妇能给分娩镇痛更多的支持、理解和关爱;希望分娩镇痛早日被纳入医保,让产妇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姚尚龙表示,舒适化医疗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痛分娩是舒适化医疗直接体现,我们必须把舒适化医疗在中国开展好,让14亿中国人享受到最先进医疗的的照护。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姚尚龙提及,新疆博尔卡纳地区,那个靠近哈萨克斯坦的边陲小城中,无痛分娩的开展率极高,成为新疆的领头羊。可见在无痛分娩的推广中,地区不是问题、经济条件也不是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是不是下定决心要做,谁在做。

当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医疗技术可满足临床需求,客观实力已具备;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和社会认可度提高,主观意识已成熟,无痛分娩大力发展的条件已万事具备,为了把舒适与尊严还给产妇,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推进,让我们共同期待分娩镇痛的未来。

来源:医师报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姚尚龙,阿片类,舒适化,产妇,镇痛,分娩,药物,麻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