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院房屋建设年代久远,改造存在困难,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已申请新建6000平米的康复护理分院,计划于2023年搬迁并投入使用,使我院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 年 快 乐
在落实和巩固强基层战略的既定方针下,发展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道理,其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能力提升。作为一方百姓的健康守门人,过去的一年,很多基层医院在负重前行中屡获殊荣,其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也成为了所有基层医院的目标与追求。
在兔年大年初二的这一天,为共筑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蓝图,《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新春特别策划征集到了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方的基层医院书记院长们对过去一年“落地成效”的回顾以及新的一年对各自所在医院的发展“航标”。
在此,《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也诚挚地祝福各基层医院,在新的一年,抓住发展机遇,不负韶华(嘉宾出场顺序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樊勇 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
对于过去的一年,可以总结为四个关键词。一是规范,院-科二级管理持续完善,管理更规范;二是规划,调整设置内1科(呼吸、皮肤血液)、内2科(神内、心内)、内3科(消化、内分泌、儿科)病区,职责明确,诊疗专业;三是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疗技术水平、急诊急救、服务质量、业务发展提升;四是新技术,3月开展腹腔镜手术,目前已经完成腹腔镜手术60台例,无痛胃肠镜6月实施,完成检查476例。
在最满意的落地成效方面,主要是我院急诊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抢救呼衰、心梗、中毒等患者117人,抢救成功率95.0%;获批重庆市永川区第二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医院创建;中医药应用疫情防控,最大限度防止危重症,缓解城区就诊压力。
2023年,在医院发展问题上,我最关心的是二级甲等医院的创建启动,通过创建对医院的学科建设、医务人员自我学习能力、人才引进、医院文化建设均具有推动作用。“打铁还靠自身硬”,基层医院一定要做到不等不靠, 制定符合自己医院实际的发展规划,持续完善管理及绩效考核办法,争取上级支持,练好内功,结合医联体次中心建设,立足为基层群众服务,团结全体职工,齐心努力,稳步推进医院向二级甲等提升。
2023年医院发展的突破性规划和最想达成的目标是,启动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门诊医技综合楼完成主体;依托医联体推动脑卒、胸痛及创伤中心;急诊科完成ICU建设。
潘喜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黎村镇中心卫生院(容县第二人民医院 )院长
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负重前行的基层卫生院,一直守在抗疫的最前线,真正诠释着基层百姓健康守门人的担当,一年来历经极大挑战,回顾着过去的成绩,亦展望着新一年的发展:
对2022年成绩的回顾,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凝心聚力,共抗疫情。积极开展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和核酸采样检测工作,圆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任务。积极配合做好抗疫支援,全年派出支援人员共58人次,获得抗疫荣誉证书共36人,获记功1人。
二是稳步提升业务技术水平。紧靠三级医联体上联单位,积极开展外科、五官科、妇产科手术,常规开展内科溶栓治疗,通过专家教授“传、帮、带”方式,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一年来共开展手术187台,开展溶栓17例,组织查房共330人次,业务知识培训84次。
三是引进人才,科技兴医。通过招聘高学历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外聘专家教授,加强技术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医院人才短缺上的难题,为今后培养后备技术力量打造重要基础。
2022年,我院被评为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县级卫生健康先进单位。对于2023年,在医院发展问题上我最关心的是人才问题。因为人才问题是医院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是医院发展规模的软实力,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期间,我院在人才规划建设方面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先输血再造血”的人才培养引进模式,有效推动医院的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取胜。
我对基层医院发展方向的观点是,作为基层医院院长首先是对单位要有长远发展的定位目标,把医院做好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并付之于行;其次是要有良好的优酬绩效运行机制,并经常持续改进;第三是要有优胜劣汰的人才聘用模式,因为人才是科技兴医的重要因素。
在2023年医院发展的突破性规划和最想达成的目标是:(一)基础性设施、设备初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基础水平;(二)启动新聘用人才模式;(三)加强重点科室建设。
田仁德 四川省会理市鹿厂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回顾过去一年医院发展的“四大”关键:第一是坚持立根铸魂、夯实党建基础;第二是坚持培育结合,建设医疗队伍;第三是坚持做优服务,保障民生所需;第四是坚持疫情防控,保障群众健康。
基于此,我们也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第一是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初评与复核已获省卫健委批复;第二是建成了一个省级基层特色专科;第三是培养一名省级基层优秀人才;第四是业务收入稳中有升、职工待遇有所提高,满意度达95%以上。
2023年,在医院发展上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希望省州市各级部门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给予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人、财、物的全力支持。原因如下:
(一)只有市委、政府、纪检、财政、卫健、医保等形成创新型的投入与分配机制才能让次中心这块“试验田”的领导、干部、职工放开手脚,大胆地改革创新,引进高水平人才,留住实干人才,培养后备人才。
(二)只有政府大力的财力、物力投入建设才能在短期内改变患者对就诊医院向好、向美、舒适、便利的迫切要求,让百姓相信基层医院,更加感谢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与关心。
对于基层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我认为有三点:一是政府投入足,不为发展愁;二是体制机制新,医德医风好;三是片区有特色,服务质量高。
落实到具体规划和目标上,简单理解为以下四点:一是争取中央、省、州、市建设医疗次中心的资金不低于4000万元;二是争取市委市政府主导无偿划拨10亩建设用地;三是选送3-5位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腹腔镜术,能新开展外科、妇科二级及三级手术;四是坚持“稳中求进、安全第一”总体目标,实现业务收入提升6%,公卫示范中心全市考核前2名,三院区优化发展。
文宏 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中心卫生院党总支书记
过去一年非常不容易,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要求不能松懈。疫情防控、以及新十条以后多措并举让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能力提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今年完成门诊34.6万,收入1.02亿。
目前,我院已成为四川省省级医疗卫生次中心,专科建设(中西医结合科)也成为成都市城市名片,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满意度向更高水平迈进。
对于2023年,我院坚持抓好能力建设,将医疗技术、医院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我们也将根据自己区域常见病多发病和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确定更高目标。目前,虽然已经有二级医院架构,需要全面进入二级医院水平,建好家门口的医院。
王贤武 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2022年,我们厘清“抗疫”与日常业务工作的关系,科学统筹人力资源,加强院感防控,做到闭环管理。全镇的发热病人归口到发热诊室就诊,圆满完成各类核酸标本采集工作。大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固定场所和“流动上门”方式相结合进行接种,积极抽调医务人员支援本县及恩施市、来凤县和武汉等地的抗疫工作。我们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履行了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2022年,我们不忘主业,以各种“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了优质服务能力。
一是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的创建成功为新起点,大力提高服务能力,在咸丰县乡镇卫生院中率先VSD手术。成功创建社区医院和州级重点专科。
二是以创建全省中医百强科室为抓手。发挥尘肺病康复站的优势,使中医特色科室与尘肺病康复站共生共长;陆续开展了中药塌渍治疗等适宜性新技术、新项目;建设了土家中药园地,种植了近百种土家道地中草药。
三是以创建胸痛救治单元为契机,在全县乡镇卫生院中首次独立成功开展溶栓,大力提高急救能力。
四是以“323+”攻坚行动为突破点,大力进行科普宣传,在公众号上每周推送1期健康科普知识,制作一批科普作品到各村巡演,积极参加竞赛,其中《土家驱痹号子》获得州级优秀奖。将临床与公共服务融合,临床医生在“村村行”活动中全程参与,对服务对象建立微信服务群,随时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
2023年,对于医务人员,最关心的是国家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措施如何落地,因为他们在抗疫和救治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以枕戈待旦的坚守,加强院感防控,做好闭环管理,打疫苗、采核酸,夜以继日;过去的一年,更加艰苦卓绝,他们站在抗疫的主战场,冲在最前线。当前,疫情从社会面防控转到医疗救治上来,责任又放在了他们的肩上,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轻伤不下火线,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对于卫生院的发展,我们期待的是国家加大对硬件的投入和人力上的扩编,这是基层卫生院发展的两大瓶颈。同时破除医保中对基层卫生院一些歧视性规定,如同样的检测项目,对基层医院限价更低,实际在基层检测成本却更大,也不利于同质化管理。
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充满憧憬。一是通过近两年的各项创建工作,为我院优质服务能力水平建设打下较好的基础;二是通过抗疫的洗礼,整体业务能力也有较大提高。2023年的目标是,巩固近两年的创建成果,持续提高和深化优质服务水平,在稳定中求发展,重点推进土家中医药的守正创新,力争顺利通过全省百强特色科室和优质服务基层行回头看的建设,为创建二级乙等医院作准备。
王宏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曙光乡卫生院院长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面对疫情来势汹汹,全院干部职工群策群力、携手奋进,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感动着服务过的每一位患者。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医院的发展也时刻未停。乡村振兴,健康先行。2022年,我院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同时,已申报“优质服务基层行”评选。
2022年,我院信息化平台继续完善,his、lis、电子病历系统可为患者提供报告查询、绿色通道转诊等多种服务。开通了医疗5G视频远程,影像远程和心电远程会诊工作,实现了患者做完影像检查后,用手机微信“扫一扫”便可获取影像和结果报告的就医新模式。逐步完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就医新格局。
中医科、消化内科、普外科、妇科作为我院的特色科室,通过大胆的技术创新,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医疑难疾病诊疗、理疗,无痛胃镜、肠镜项目检查及息肉切除、腹腔镜、无痛人流等项目诊疗。
我院以“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为服务目标,将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发展目标,2023年,在医院发展问题上,将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改进绩效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医保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特色科室,减轻群众疾病经济负担,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好处及实惠。
由于我院房屋建设年代久远,改造存在困难,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已申请新建6000平米的康复护理分院,计划于2023年搬迁并投入使用,使我院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