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团结 奋进 | 同“呼吸” 共战“疫”,他们全力以赴!
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新年贺词
战“疫”走过三年,医院工作重心从疫情防控转到医疗救治上,“保健康、防重症”成为主要目标。为全力做好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医院放开所有临床科室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成立新冠感染患者会诊专家组、新冠疫情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救治工作组,安排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支援急诊、巡查指导其他科室、线上线下参加会诊、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提供临床技术支持,院内随处可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们奔波忙碌的身影。
2023支援院内外,为百姓健康托底
新冠疫情发生的三年间,科室内很多医护奔赴一线,在武汉、黄石、扬州、常州、无锡、苏州、淮安等地共抗疫情,科室主任黄建安更是临危受命担任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感染救治专家组无锡苏州片区长和苏州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交出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满分答卷。
如今,为了守护更多的人,黄建安主任除了处理科室的大事小情,带领团队随时随地参加医院乃至苏南片区的线上、线下会诊,也负责姑苏区和工业园区片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重症患者的巡诊工作,为患者的健康兜底,他说:“特殊时期,全力以赴构筑起‘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实防线,是每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职责担当!”
黄建安主任在市内开展巡诊工作
雷伟在市内开展巡诊工作
线上会诊
院内会诊
凌春华医生说:“在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我们负责了院内各病区的查房工作,确保各病区患者的救治都按照最新版的诊疗方案执行。”朱晔涵医生说:“非常时期,全院一盘棋,根据急危重症救治需要,科室各病区统筹安排分流急诊病人,让医疗资源向重症患者倾斜是我们当务之急。”
作为市巡诊专家组的一名工作秘书,雷伟医生表示:“巡诊是停不下的医者仁心,我们的目的就是将综合协调的管理经验和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分享给基层医疗机构,让患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享受同质化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此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担着全院呼吸机的外借工作,借还流程中护理工作者需要仔细检测、消毒、维护机器,保障其他科室患者安全。
2023尽我们所能,多救一人是一人
随着患者的逐渐增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不同病区的的床位使用率都超过了百分百,最高甚至达到了130%。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以下简称RICU)护士长张蓓蕾说道:“我们病房在设计时提前做好了预案,多设置了设备带以满足加床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多救一人是一人。”
收治8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是如今RICU的常态,大部分患者都有一些基础疾病,陈成医生说:“他们大多数存在表达障碍,身体情况需要我们仔细检查,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责无旁贷!”
在十梓街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室病房出现了数倍于平日的患者需要吸氧,但由于环境和设备的限制,氧气设备带压力不够、无法进行改造,护士们每天扛下一百多斤的氧气瓶以保障患者安全。
2023守护好患者,也要保护好他们
面对日益增长的确诊病例和较重的医疗压力,科室面临着工作量骤增但人手严重紧缺的情况。
在翻倍的工作量面前,医护团队们迎难而上。半个月来,护士闫晓一直住在病房,她说:“现在正是科室最需要我的时候,有什么事情的话我随时都在,住在这儿心里安定。”
哺乳期的护士要求不拿哺乳假,主动申请上班以减轻其他同事压力。
科室内病区间互帮互助,同事间相互关心,特殊情况下大家都主动帮忙。面对大量的患者,许多医护人员即便自己也生病依然坚挺在岗位上,甚至有人恶心呕吐却依然坚持加班,继续投入工作。
“我们孕后期的两位护士阳了没两天,就想要返岗工作,缓解其他同事压力。”张蓓蕾说道:“我果断拒绝了,虽然那段时间确实很艰难,但是病区内阳性患者很多,工作强度又大,不能让准妈妈冒着这样的风险,我们不仅要守护好患者,也要保护好她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们,轻伤不下火线舍小家为大家,有时候会让人忘记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在急难险重的关头。他们发扬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展现了附一院人的时代担当。
作者:宣传统战处 王否、谭书凝
编辑:宣传统战处 王否
审核: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处 范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