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牺牲了健康,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以及对家庭的责任,这种状态是最让我感动,也是最让我心疼的。但是他们有这种拼搏的精神,有这种心气在,我们医院就有底气,哪怕再严峻的形势,我们也能战胜。
过去的一个月,新冠疫情感染高峰的到来导致县医院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这一轮严峻的挑战正考验着他们的抗压能力。
从开始疫情防控至今,已经有很多人两三年都未曾回家过年。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今年的返乡人数将会突破以往,迎来三年来的最高峰。春节期间的县医院将会是怎样一番状况,春节看病难度究竟大不大,已经成为全国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面对返乡潮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县医院都做了哪些准备?县域医务工作者的真实声音是什么样的?
由《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健康界、健康县域传媒主办,的“县域健康大咖播146期|春节临近,县医院挺住!” 于近日开播。本次直播由健康县域传媒执行总编辑王军担任主持嘉宾,特别邀请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医疗中心(井陉县医院)党委书记李计东以及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院长孙润锋做客直播间,就春节期间县级医院应对返乡潮及大量重症患者的策略与实际做法展开讨论。
床位、人员紧急调整
“病人来得特别急,也特别多,危重症病人也比较多,当时的真的很床位紧张!”
回忆起12月7日左右,井陉县刚刚进入疫情高峰期的日子,李计东不禁感叹,那时医院每天仅发热门诊的接诊量就已高达近700人次,每天救护车需要出车50-60次。由于此前地方需要对大量人员进行核酸采集,医务人员每天都要“追阳”,同时还要兼顾院内医疗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不断地与阳性病人接触,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已经处于难以控制的阶段。
同样曾面临这一困难处境的还有东海县人民医院,孙润锋表示,医院真正开始接收大量的新冠病人是从12月15日开始的,在12月21日至25日正式进入高峰期,平均每日发热门诊接诊量约有600人次,急诊大约有700人次,全院的门急诊接诊量加起来,每天更是高达3000多。
整个连云港市的高峰期,几乎是同步到来的。
“短短两三天时间,各级医院的床位就全部饱和了,无论乡镇卫生院还是市三甲医院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市内的病人无法上转,下转又必须兜底,这一进退两难的局面将主要的收治压力都集中在了东海县人民医院。
面对医疗资源饱和的紧迫局面,两院根据实际情况与经验分析,先后做出了同一决定。
早在在11月底,井陉县医院便依据当时的疫情发展采取了院内闭环管理措施,让医务人员与住院病人共同留在院内20余天进行隔离观察与治疗。等到外界感染高发期来临时,院内医护的免疫力均已得到了加强,上岗率可达80%,能够在身体在逐渐恢复的同时,保持着医院的正常运转。
目前,井陉县医院的急诊床位已扩大到50多张,急诊呼吸机20多台,不但能够满足井陉县人民的需求,还能为市区医院分流一部分病人。李计东也欣慰地表示,现在的医院职工热情高涨,精神抖擞,医院总体已经进入正常的工作秩序。
与井陉县医院一样,东海县人民医院也及时对院内采取闭环管理,并按照最高等级进行防护。“那段时间,整个医院的空气里面都弥漫着病毒,即便防护做得再好,也可能会有被突破的时候。”
经过近一周左右的时间,已有接近50%的医务人员感染,孙润锋当即要求所有被感染人员必须居家隔离治疗,等到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上班,这也使得当时医护减员情况十分严重。
50%的人员上班,三倍以上的工作压力,东海县人民医院熬过了最艰难的半个月,终于进入了平缓期。如今,门诊病人数量已经明显回落,医院已将发热门诊与急诊暂时合并,共同接待门诊病人,并将所有科室病房打通,统一收治重症病人。
由于东海县在外务工人员较多,返乡后不少人都会带老人来院检查、住院、做手术,因此床位资源仍处于高位平台期,远超800张的核定床位。
县医院成为中坚力量
第一轮感染高峰过后,县医院收治病人的情况已经基本恢复到之前井然有序的状态,然而,如今最棘手的问题却由收治病人的数量渐渐转化为了重症病人的治疗。
对于井陉县医院而言,分层级分阶梯收治病人是当下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李计东介绍,医院一个月收治重症病人约550人,其中危重症100多人。“我们让特别危重的病人住到ICU,比较严重的住到呼吸科病房,一般严重的住到内科病房。”
由于井陉县人口基数小,绝大多数病人的需求医院都能满足,随着重症人数的下降,目前医院的床位和呼吸机数量都已不再是压力。
“结合国家的救治方案,河北省提出的救治方案,以及井陉县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提出了一整套救治方案,包括三氧治疗、水疗等方式,在清洁病人肠道的同时,结合维生素、抗生素、中药等药品的综合治疗,让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死亡人数也明显下降。”
在重症高峰期来临之前,李计东曾根据国家卫健委所发布的,要求迅速扩大儿科救治能力的文件判断,救治马上要取代管控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井陉县医院自疫情放开之初就前瞻性地储备起退烧药、抗病毒药、抗生素等相关药品。
在此期间,更是有20家医药公司与其积极协调,医院可派专人到医药公司现场取药,使得整个治疗过程中,医院药品始终没有出现过缺货现象。
另外,医院也提前投资400余万,购置呼吸机等相关设备,让整体的设备和床位能够与救治高峰期相匹配,避免太多的“一床难求”、病人等床的现象。
“在疫情刚刚放开的三五天内,百姓普遍存在一种恐慌的情绪,为了囤积药品,不看病也要来开药。”孙润锋表示,医院紧接着便对退烧药、咳嗽药,感冒药,抗生素这四类药品进行了限制,取而代之的是装有退烧药、咳嗽药、感冒药,以及医院自己制作的中药汤包的药品包。
只要是感冒发烧的病人,东海县人民医院便为他开一个药包,这一举措能够迅速为急诊和发热门诊积压的病人解决问题。
两年前,医院与药品、耗材、医疗设备的供货厂家签署了应急供货协议,因而在这轮疫情开始后,可以在短短几天内备好资源,让基本的供应得到保障。
他也坦言,医院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氧气供应不足,因此医院紧急启动了改造程序。“我们最多曾需要为二、三十个病人同时上呼吸机,数量不足时就只能用氧气罐,因此每个科室都聚集了大量的氧气罐,安全风险急剧上升。”
好在目前现在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医院采购30台呼吸机,60套高流量吸氧装置以及配套设施,能够满足重症病人的治疗需求。
“我们县级医院是真正的主力军,经过多年发展,设备和药品均能匹配到位,肺炎的重症治疗已与县级和市级医院的治疗没有什么区别。”孙润锋说到。
挺过难关,迎接新时代
随着春节临近,返乡潮的到来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的感染?
在李计东看来,井陉县的返乡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根据国外的经验,多数人二次感染的症状较轻,通过病毒几轮刺激之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也在逐渐加强。
“即使返乡人员再多,对于整个疫情逐渐趋好的走势也不会影响太大,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扩散加重。”他表示,老百姓无需大范围囤药,用自然的心态去对待疫情,才更科学,更符合实际。
孙润锋则表示,医院和个人还是应做好一定程度的准备,以避免基层治疗效果不好,或是空巢老人在家感染不自知等问题。
第一轮感染高峰,让县医院经历了一场有实践意义的大培训,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熟悉了多学科的联合作战模式。如今,老百姓对县医院有了更多信任,医务人员的精神状态也已逐渐调整好,能够以饱满的斗志去应对下一阶段的考验。
为鼓励全体参与疫情防控的职工,井陉县医院专门召开表彰大会,对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并给予了现金奖励;在闭环管理期间,特别为职工增加了40多处淋浴地点;在年前为职工发放水果、蔬菜和柴米油盐。
“我打心底里感谢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和疫情救治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我们把去年称为‘后疫情时代’,今年,我们已经可以称之为‘疫情后时代’,我们全院职工都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时代。”李计东说到。
孙润锋同样表示,从2020年开始到去年11月底,东海县人民医院平均每天都有约150人在外面执行防疫任务。一位年轻医生发着烧值了一夜班,在早上累得晕倒了,醒来后一边哭一边说:“我这还有十几个病人,还没有查完房,怎么办?”
“医务人员牺牲了健康,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以及对家庭的责任,这种状态是最让我感动,也是最让我心疼的。但是他们有这种拼搏的精神,有这种心气在,我们医院就有底气,哪怕再严峻的形势,我们也能战胜。”
责任编辑:程然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