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新冠肺炎后肺纤维化

2023-01-28 17:35

第758天,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野网状结构、小叶间隔增厚和蜂窝样改变减少(图)。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下面这个病例是一个起初并不以肺部症状为主诉入院的,但是新冠肺炎发展迅速,肺纤维化较为严重,而治疗肺纤维化的过程漫长,其治疗费用也是不小的负担。肺纤维化是新冠肺炎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了幸存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还针对新冠肺炎导致的肺纤维化,还没有最优的证据为基础的诊治指南。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66岁

患者性别:女

头晕、恶心、腹泻1天入院。既往健康。入院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入院时体温为37.3°C,指氧饱和度为98%,体重指数为25.3 kg/m2,双肺湿罗音。行肺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多发性毛玻璃影。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白细胞2.79×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22.2%,降钙素原浓度0.054 ng/mL,C-反应蛋白65.7mg/L,血沉106mm/h,铁蛋白505.5 ng/mL。血清β-(1,3)-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RT-PCR检测A、B型流感病毒均正常。

入院第3天,高分辨率CT检查显示右上叶、右中叶和左下叶的外周性毛玻璃影以及右下叶的实变(图)。给予口服抗病毒药物和小剂量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入院第9天,由于疑似合并细菌感染和肺炎加重,患者出现进行性低氧血症。给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复期血清和无创高浓度氧支持治疗。

入院第31天,患者病情危重,因顽固性低氧血症和进行性肺部病变,行有创机械通气。

入院第32天,开始体外膜肺氧合。抗生素调整为多粘菌素、利奈唑胺,基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报告,其中检测到放线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入院第37天,缺氧得到改善,停止ECMO,同时进行了抗生素治疗降级。

第61天胸部CT扫描显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胸膜下和支气管血管周围间隔广泛增厚,胸膜下网状结构异常,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双肺胸膜下蜂窝状改变,表现为间质性肺病。

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起始治疗剂量为醋酸泼尼松20mg/天,用2周,2周后减量至10mg/天维持,持续6周。服用吡非尼酮(最初每天600毫克,1周后每天1800毫克)。乙酰半胱氨酸600mg,日2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呼吸困难和肺纤维化得到改善(图)。

第89天,机械通气拔管。

第130天出院,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为4。患者长期在家接受吡非尼酮治疗,无肝功能损害和血液系统并发症。

出院后第7个月(发病后1年)和第20个月(发病后2年)随访。患者的症状和体能得到改善,mMRC评分从4分提高到2分,6分钟步行距离从治疗期间的188米恢复到309米。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改善,FVC从1.98升提高到2.30升,肺总量预测值从61.7%提高到72.3%,一氧化碳扩散能力预测值从30.3%提高到47.9%。

第758天,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野网状结构、小叶间隔增厚和蜂窝样改变减少(图)。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病例图片

68231674212623624

36181674212623915

2023-1-2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CT检查,肺纤维化,新冠肺炎,低氧血症,纤维化,抗生素,支气管,新冠,肺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这例口疮不一般(口腔梅毒)
    打开APP 永军全科医学笔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