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勇毅担当 守土有责 | 交大一附院东院区筑牢生命防线

2023-01-20 14:04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东院区将继续践行院区使命,发挥区域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心作用,以过硬的技术能力和责任担当,筑牢患者健康安全防线。  

在疫情防控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下,交大一附院东院区按照总院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全院动员、迅速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力落实“保健康、防重症”的要求,全院职工坚守岗位、勇担重任,切实保障区域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发热门诊:匠心练技能,新年砺新兵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陡增,且一直保持高位运行,科室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坚持奋战,充分发挥着医院疫情防控和发热病人救治的桥头堡作用。高峰期后,随着各科室增援人员的陆续撤回,在持续攻坚克难的抗“疫”路上,组建发热门诊自身护理团队的需求迫在眉睫。

2022年12月底,经医院批准及人才筛选,发热门诊自主招聘新护士9名,为确保新入职员工迅速适应岗位要求,明确发热门诊各项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护士长何乃宁及带教老师王牡丹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全体上岗人员组织严格培训,并进行了节前安全教育,确保节假日期间为发热患者提供一个放心、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159916741704486353071674170449011

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白衣执甲,丹心为矛

“爸”,“妈”,“好点了吗?”下午4点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通过视频探视传进来的问候此起彼伏,与以往不同的是,电话背景音里除了监护室的仪器工作声,还伴随着医护人员的一声声咳嗽。

保重症,扩床位

随着新冠感染重症高峰袭来,只有6张床位的ICU远远无法满足重症患者的就诊需求,为保障救治及时性,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王雪主任与院方沟通协调,借用CCU病区,将ICU扩容到10张床位,既要盘活现有床位存量,也有保证必要时的床位增量。这是继出血热高峰后再次迎来的科室大满员,人手短缺,设备紧张,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寒冬,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让ICU医护人员也经历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大考。

9701674170449304

坚守岗位,轻伤不下火线

感染高峰的来临使ICU医护人员也接连出现了自身感染,面对就医高峰叠加严重减员的压力,大家不约而同选择坚持到底,上至主任,下至规培生,科室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在亚健康状态下坚持在岗,二线医师发着高烧还在值24小时,继续为病人看血气、插气管插管、写病历下医嘱;护士长咳嗽到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讲不完,还在加班加点协调人手、添补设备;责任护士低烧咳嗽仍选择积极复岗;阳康护士也克服着胸闷气短、身体不适继续工作;还有两名怀孕的护士,顶着超负荷的工作量上班只为能减轻同事的负担。在这场新冠阻击战中,因为患者需要,他们选择了逆风前行,N95口罩下,透明面屏后,是一张张勇敢的脸颊和一双双坚定的眼睛。

95081674170449511

重症患者俯卧位,娘子军们齐上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实行第十版)》指出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而ICU的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生命支持管路众多,营养状态差,皮肤敏感度高,为俯卧位通气的完成增加了很多难度。

尽管如此,还是每天都能在病房听到:“开始俯卧位!”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一、二、三!”娘子军们一齐用力,安全稳妥将患者俯卧到位,就这样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紧张有序、一以贯之,用一个个弱小的身躯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扛起每一位患者生的希望。

94761674170449566

作为患者生命的守门人,他们分秒必争与病毒赛跑,普通却不平凡、负重却不停歇,奋斗年轮里的每一个拼搏的日子都闪闪发光,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用赤诚之心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

心血管内科:以白衣为铠甲,做健康守护人

12月中旬以来,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社会上的“阳”性患者陆续出现,一场疫情的海啸席卷而来。在严格的防护措施下,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还是相继感染了,但是病痛并没有将他们打倒,东院区心血管内科在高渊主任、许艳萍护士长的带领下,始终践行“生命至上,以患者为中心”原则,在医护减员的情况下,科室的救治工作依然紧张有序的进行着,东院心血内科的各项手术,如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等照常开展,自12月以来共完成手术约100例。

82821674170449671

胸痛患者救治始终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危重患者救治,心血管内科尽全力保留急性心梗患者绿色通道:120急救人员第一时间将急性心梗患者的相关信息传至胸痛联络群,心内科住院总时刻关注患者情况,提前做好急诊手术的相关调度准备工作,患者抵达医院后,第一时间再次评估谈话后送至手术室。在近期疫情高压形势下,心内科始终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为原则,加班加点为急性心梗患者开通生命通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自12月中旬以来,完成约20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冠脉介入手术。

92981674170449728

在诊治专科病人的同时,心内科服从医院统一安排,承担起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工作。全科人员积极学习新冠相关知识、诊疗原则及最新研究进展,为更好的救治患者而时刻准备着。在保证本科室正常运营的同时,心内科先后派出6名医护人员前往急诊、ICU、发热门诊等科室进行支援。

“便民、利民、为民”是东院心内科一贯的医疗原则。考虑到新冠感染高峰时期群众出行不便,为满足广大患者特殊时期的就诊需求、慢性病随访要求,心内科推出“互联网+”便民利民为民系列活动,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临床工作,东院心内科始终精神焕发,矢志不移。冬已至,春将近,我们定能跨越难关,拥抱春日的暖阳。

骨科:当限期手术患者遭遇“新冠”,他们致力于最大化患者获益

有文献研究,新冠感染之后,短期内进行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那么在新冠感染初步得到控制情况下,如何考虑手术的获益以及对肺炎的影响,是每个医生面临的难题。限期手术患者更为特殊,虽然手术不是争分夺秒,但也不能长时间观察等待,需要综合考虑其中的获益。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功能恢复,尽快减少病痛折磨,这正是东院区骨科人努力做的事情。

72岁的张先生以“双下肢无力20年,加重伴双上肢无力1年”来到东院区骨科。入院时已处于卧床状态,不能自行下床活动,双手麻木无力,不能抓持东西,且近2周时间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入院后,根据MRI和CT检查,考虑患者为“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髓损伤伴不全瘫,腰椎管狭窄症”,需要进行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扩大成形术。

入院第2天,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核酸检测显示抗原阳性。即刻给予抗病毒、退热、吸氧、俯卧位通气、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2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开始出现咳嗽并有气短表现,氧饱和度96%左右,行胸部CT显示,双肺炎症,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由于患者是老年人,且长期活动不便,转为重症的风险很高,由于正处于新冠感染患者就诊高峰,在呼吸内科床位已饱和的情况下,骨科医护人员决定继续对患者予以抗病毒支持治疗,并密切监测炎症指标等变化。

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患者的不适感逐渐消失,偶有咳嗽,再次复查核酸结果显示为阴性,胸部CT显示炎症较前减退,但仍有少量积液。结合患者病情,考虑患者已经有颈髓受损伤,并且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骨科任志伟主任决定为患者进行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扩大成形术。

术中,张小卫教授及东院区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内固定术,在术区节段C3-6上下椎板潜行减压以外,在最小损伤的情况下保证颈椎椎管最大程度的减压。术后,患者四肢较前有轻松感,术后第二天下肢即可抬离床面,上肢功能正在恢复中,并开始床旁康复。

62011674170449962

儿科:积极救治新冠“大小宝贝”

十二月中旬起,儿科迎来了儿童新冠感染的高峰,惊厥、急性喉炎等危重症患儿急剧增多。在院本部周熙惠主任的支持,东院区杨永华主任、倪飒护士长的带领下,儿科率先收治新冠感染患儿,并接收母亲感染新冠病毒的新生儿留院观察。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儿童新冠感染患儿逐渐下降,很多患儿痊愈出院。儿科医护带病上岗、坚守临床一线,继续为患儿及家属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72111674170450072

一月份开始,成人新冠病毒感染逐渐进入高峰,为了最大限度保障新冠患者的救治,全院各个科室陆续开始收治新冠患者。儿科积极响应医院的统一部署与安排,开始收治成年新冠患者。此前,儿科从未诊治过成人患者,无论是药物剂量、疗程及基础疾病的治疗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确保病人的救治,科室多次组织学习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并进行考核,建立科室组套,并积极参加医院安排的各项培训。

48741674170450138

同时,兄弟科室也给予了儿科极大的帮助与支持。呼吸内科朱柏主任亲自查看病人并指导制订诊疗方案;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王雪主任对重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也给予了指导,反复强调俯卧位通气的重要性;心内科高渊主任指导合并房颤的新冠感染病人的诊治;内分泌科强薇主任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新冠感染病人制订了降血糖方案。遇到病人病情变化,各个相关科室也会给予及时的指导。儿科医护高度的责任心、温馨的照护及精准治疗获得得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在儿科全体医护与各个相关科室的帮助下,目前在儿科的“大宝宝”们病情都渐趋平稳。

64211674170450315

面临新冠病毒的肆虐,儿科全体医护时刻不忘作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使命,克服困难,接受挑战,为新冠病人的救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儿科医护将继续奋战,相信很快会迎来这场战斗最终的胜利!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东院区将继续践行院区使命,发挥区域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心作用,以过硬的技术能力和责任担当,筑牢患者健康安全防线。  

文 字:东院区 王 馨

编 辑:朱尔曼

责任编辑:庞 亮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护人员,新冠,儿科,疫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