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札记:《谈谈健康体检与重疾险的关系》
2023-01-19 18:50
只用体检涨保额作为提升客户健康的手段是不现实的。如果确实要设计类似产品的,那也一定要规避因健康体检增加早期癌症发生率的风险。也就是产品只保障中重症,而不保障轻症。同时要加上确诊后的健康管理。可是健康管理是非常烧钱的,而且效益要好多年以后才能显现。
笔者感触:
“体检涨保额”说明这块“权益”有“预算”,至少是产品精算中的“预算”。
假如“体检不涨保额”,而将上述“预算”平替到健康管理权益,有机会打平?
这是“双权益”,即体检权益、健康管理权益。恐怕只有重疾险、寿险做得起。
保险业不禁要问:折腾一回,我为了什么?产品精算和运营“固定支出”更多。
可能是为了做大服务,有自建服务更好,没有自建也要去找服务,擅长用TPA。
可能是顺应经营内卷,就像做用户健康档案。保险产品、运营都在向数据转进。
战略上先定性,战术上再定量。定量运行以后,又从运营得失经验里回到定性。
运营需要提质增效。举例:体检不是刻板套用,不同用户自选专项甚至要共付。
通过体检、健康告知,保险业有机会下一盘更大的棋,这盘棋从市场赢得明天。
这是多大的野望野心,必须以平常心、耐心去干。不管怎么迭代,这事是方向。
这事是方向,只要这个定了,困难再多,都不断有所克服、解决。有健康管理。
先有再好,这是向纵深经营,与用户利益与风险捆绑得深刻。又一轮从零开始。
重疾险、寿险有这个业财腹地能力,寿险转型从顶层看,与重疾险能一起做事。
寿险转型从细微处看,在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合理时点做效率合理的干预很合理。
感谢张柘湖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健康管理,重疾险,保险业,体检,寿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