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山暖医】2022年“湖北医德先进个人”唐碧波:生命防线的守护者

2023-01-18 09:35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湖北省中山医院

从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学科到第一道防线急诊科,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与初心,唐碧波说:“作为一名医生,守护生命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日前,湖北省总工会公布了2022年“湖北医德楷模”“湖北医德先进个人”评选结果,全省共有10名医务工作者获评“湖北医德楷模”,30名医务工作者获评“湖北医德先进个人”。其中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唐碧波获评“湖北医德先进个人”。

48721673998033641

唐碧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原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武汉市重症医学会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症专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第二届医学鉴定专家库专家、湖北省和武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等。曾连续两届获全省医疗急救技能竞赛一等奖,2017年代表湖北省卫健委参加法国国际SIM医学交流与急救竞赛获得第三名。

99941673998033785

重症医学科,又称ICU,是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医护人员每天都会和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为重症患者带来生命之光。一门之隔,却仿佛隔着两个世界。门外是担忧牵挂的家属,门里是共同与凶险病魔作斗争的医患。对于重症医学科来说,充满未知的医学挑战每天都在上演。

7391673998033960

在重症医学科工作15年,无论是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或是在挂职基层支援帮扶中,唐碧波一直战斗在救死扶伤的最前沿,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谱写了护佑人民健康的新篇章。

抗击疫情,筑牢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每次重大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少不了重症医学科的参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面对史无前例的大战大考,唐碧波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心用情用力挽救患者生命。

2020年1月23日,武汉按下了“暂停键”。从这天起,唐碧波就连续在重症医学科负责新冠隔离病房医疗重症病人工作,每天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身着防护服查房至下午一二点。

2020年2月7日,受省卫健委指派,唐碧波参加全省新冠危重患者专家巡诊工作。他顶着巨大的风险,每天奔波上百公里,参加十堰、襄阳、孝感、仙桃等地区22家定点医院重症专家巡诊工作,没有白天、没有黑夜,他带领专家团队,为682例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治疗意见和建议。

2020年2月14日,他被选派参加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医疗队,担任雷神山C9病区副主任、副队长。

当时的雷神山医院是建设和医疗同步进行的。C9病区就是一套没有完工的“毛坯房”,而准备时间只有3天,要完成能够满足新冠病人收治加抢救的病区。没有呼吸机监护仪,唐碧波就带领队员们从库房里面拖,没有运输工具,他们就用双手去搬,没有办公桌、消毒柜,他们就用肩膀去扛。C9病区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用汗水搭建起来的,每一分每一寸,都是用双手双肩扛起来的。看到病区改造完好,可以如期收治病人,抢救患者生命,唐碧波和队员们抖落衣物上的雪花,来不及歇口气,又投入到紧张的病人救治中。

2020年2月—4月,唐碧波负责的雷神山C9病区,是雷神山医院除A区重症医学科外公认的危重患者最多的病区。收治当天,创下普通病区使用8台有创呼吸机的记录,收治过程中,抢救12次,预备高级心肺复苏2次,共收治28名患者,其中危重型患者8名,重型患者12名,其中90岁以上合并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就有3名。

唐碧波带领团队,组建临床治疗小组、气道管理小组、营养小组、褥疮小组等,他身先士卒,进行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等高暴露高风险工作,充分发挥重症医学科医师的优势,抢救重患者,疗愈轻患者,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患者情绪。他组建了医患微信群,患者有身体不适或其他生活方面的需求,均能第一时间予以回复解决。最终所经治的患者,均全部康复。

挂职基层,织密基层健康保障网

“比学赶超”蔚然成风、医疗技术日益精进、专科实力快速提升……说起应城市长江埠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现在的变化,从引进前沿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到管理规范化,不得不提起唐碧波。

2021年9月,唐碧波被医院选派来到应城市长江埠街道办事处卫生院担任业务副院长。八个月的时间里,他紧跟加快补齐基层医疗短板,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破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等难题,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的发展方向,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措施落在地上,使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唐碧波先后4次组织省第三人民医院医疗专家团队进行义诊服务,在医疗技术、慢病防治、疑难重症等方面为村民们、村医们答疑解惑,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多次深入村卫生室和群众家中,为村医、基层群众讲述心脑血管急症识别与救治措施,科普慢病知识、讲解“323”攻坚行动内容,服务群众600余人次,上门巡诊12次。

唐碧波挂职期间,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积极响应省卫健委提出的“323”攻坚行动号召,参与指导医院业务发展建设。卒中防治中心和胸痛中心的建设能最大限度缩短疾病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并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他带领卫生院医护人员克难攻坚,建成“基层卒中防治站”和“胸痛救治单元”,成为全省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双防治站。

“双防治站”成立至今,成功开展基层急性脑梗死溶栓10余例,年龄覆盖45岁-88岁,降低了因卒中导致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发现高危胸痛并在30分钟内向上级医院转诊治疗30余例,接受治疗后下转康复病人70余例,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提升了医院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受到孝感市卫建委、应城市卫建委一致好评。

他还积极探索,组织周边地区内5家乡镇卫生院完成“323”攻坚建设任务,联合应城市乡镇卫生院共同打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科联盟,为孝感、应城地区乡镇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唐碧波说,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和期盼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惟有百倍付出,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健康中国、健康湖北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22年12月,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峰期,伴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激增,唐碧波临危受命再次披挂上阵,担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带领经验丰富的医护精英,积极投身到新冠医疗救治工作中。

54张床位全部住满,后面还有许多患者在排队等待入院,为了保证患者救治和科室运转,唐碧波和团队人人连轴转。唐碧波长时间工作导致颈椎病复发,有时疼得手都抬不起来;杨小进医生开科第一天就收治了40多个患者,一直加班到深夜;护士长陈燕、护士王希媛、王宝妹等好多都是‘倒下’还没休息多久就又来医院上班。

这一刻,他们携手共进,肩负责任,守护生命,成为人民群众最坚强的后盾。

从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学科到第一道防线急诊科,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与初心,唐碧波说:“作为一名医生,守护生命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END-

撰文 | 宣传部

编辑 | 周宪

审核 | 贝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重症医学科,唐碧波,新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