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新冠疫情下,坚定守护母婴平安,浙大妇院为什么“能”?

2023-01-18 11:44   浙大妇院

截至今天,浙大妇院没有发生一例孕产妇感染重症。在全体职工同心戮力,同舟共济的努力下,我们今天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尽管疫情凶猛,浙大妇院守护母婴健康的防线,始终坚固!”

2022年末到2023年初,杭州经历了新冠疫情的高峰。这场不见硝烟的健康保卫,也让医院成为了一个个“主战场”。

作为妇产科专科医院,浙大妇院也在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里,经历了感染高峰的全过程。和很多其他医院不同的是,浙大妇院的就诊者之中,孕妈所占的比例更高——

在疫情面前,她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担心肚子里的宝宝。与此同时,浙大妇院也面临着医务人员感染的严峻挑战:暴露风险高,感染职工不断增加,工作人员不足,人均工作量激增……

高强度的工作压在了天使柔肩上,但天然的使命让我们义不容辞。

怎样守护母婴安全,浙大妇院为什么“能”?

在最困难的时刻,是医患之间的守望相助,是全体职工的坚守信念,让我们守住了母婴平安的坚强防线。

91301673997934849   18751673997935255  

前线保障,医疗团队严守阵地

产科

众所周知,由于孕产妇的特殊性,产科需要保持正常的运转。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安全,也尽可能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保产科”成为共识。

在住院部,每天都尽量安排阴性医护人员值班;由于人员减少,工作强度增加,值班医生护士往往在下夜班后,很快就出现阳性症状。就这样,一批批值班医生护士倒下,再一批批医生护士顶上。为了确保产科的医生力量保障,兄弟科室也每日选派医生,到产科支援病房和值班工作。

在门诊,紧急开设的发热门诊,引导发热产妇及阳性孕产妇到这里就诊,既保障阴性孕妇的安全,又能让阳性孕妇接受进行同样专业的产检和咨询,缓解她们的焦虑情绪,保证孕期安全。

产科还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优势,通过线上接诊解答孕妇问题,甄别需要来院就诊的情况,给出专业建议,避免因疫情造成病情延误;同时还可以进行网上配药,让孕妇在家里就能收到必备药品。

各位产科大咖录制的科普小视频也陆续在视频号上发布:什么情况必须来院?疑似阳性如何用药?有专业的指导,让孕产妇少一些焦虑。

生殖内分泌科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科室召开紧急会议,针对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的感染患者,制定应对策略、修订助孕流程。从促排卵的患者,到要移植的患者,不同情况均有考虑从;ART门诊-病区-手术室-实验室加强沟通,新冠感染和非感染患者分区域管理和ART操作,减少患者间交叉感染和生殖细胞交叉污染。

“辅助生殖助孕期间“阳”了怎么办?”“怀孕“阳”了怎么办?”等系列科普视频也制作发布,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对待可能面临的感染,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此外,考虑到新冠病毒感染对辅助生殖结局和子代安全性不明确,经科室讨论并在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对实施辅助生殖助孕的夫妇进行新冠核酸或抗原检测。

考虑到ART周期患者的特殊性,ART周期数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大幅度减少,反而由于患者感染出现了很多临时冻卵、取消移植全胚冷冻等意外情况,实验室在工作人员大幅“中招”的情况下,还是尽量抽出能够胜任工作的胚胎学家进行配子和胚胎的精细操作,满足患者辅助生殖的必要需求。

新生儿科

刚出生的宝宝总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为了保护新生儿的健康,科室迅速完成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确保团队所有人员掌握新生儿新冠病毒感染最新理论与方法,及时开展隔离病房工作。

在人员严重不足、众人精力与体能挑战均已达到极限的情况下,全科从上至下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竭尽全力优化排班,避免人员过度劳累,为新冠病毒感染医务人员安排隔离休息,并发放防疫物资。

做好病房清洁消毒管理工作,加强手卫生,最大程度降低住院新生儿感染新冠,加强制定新生儿入院时分诊流程,询问并记录围产相关接触史。指导家属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科学防疫,包括物品消毒、口罩正确佩戴与摘除以及七步洗手法等,尽量减少新生儿离院后的感染隐患。

中医科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干预已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面对疫情防控新态势,中医科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重点关注疫情下围孕期人群的健康防护,运用中医疗法进行精准干预。

临床上,针对感染新冠后的备孕、孕期、产后女性,根据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并总结临床经验,制定了2个具有显著中医临床优势的中药协定方,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针对疫情期间伴有情绪障碍的围孕期人群,注重身心同治,采用针灸、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缓解焦虑情绪,帮助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后备支持,医技科室专业可靠

超声科

超声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超声科针对疫情迅速响应,勇挑重担,组建发热门诊接诊的超声团队,制定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做好培训工作,在关爱本科室感染人员前提下,时时协调变动发热门诊班、白班及夜班人员。白班工作由自告奋勇者承担,面对人员极度紧张的情况,轮岗不停歇,忙时一口水一粒米未食,彻夜不敢摘口罩,完成高峰时期高强度的工作量。疫情严重时,夜班人员同时病倒半数,剩下人员还需同时兼顾发热门诊和白班——未感染人员无一请假,贡献了补休及周末;夜班病人较平时增加了50%,值班人员整夜不停歇,成为作为临床医生接诊最给力、最犀利的“眼睛”,扛起了防疫重担。

放射科

因为怀孕期间,孕妇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感染病毒时更容易产生肺部感染,因此有重症的患者需要明确到底有没有肺部感染,建议行肺CT检查。为了降低放射检查对孕妇等特殊群体的风险,放射科制定了针对性的检查方案,增强外部防护、采用低剂量扫描,有效降低辐射危害,并提前和患者沟通,消除其心理压力。

药剂科

药剂科在疫情高峰期间,主动承担了多项保障母婴安全的工作。

保障患者的药品供应:由于退烧药品供应短缺,药房多方联系不同进药渠道,保障药品供应。联合医务部、信息中心等科室增加了虚拟发热药房,及时调整实体发热药房位置及药品限量设置。筹建发热药房,尽最大可能保障发热病人的用药。中药房进行了科学的用药统计,提前备货相关的抗疫中药。

提供孕产妇合理用药方案:在感染高峰期,孕妇退热首选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出现严重短缺,临床药师们及时撰写了《当孕妇得了新冠发热,买不到对乙酰氨基酚,还能用什么药退热》《孕妇和哺乳妈妈感染新冠后,恼人的咳咳咳怎么办?》等一系列专业的科普文章,在医院官微发布后,阅读量迅速超过50万;积极组织专家参加医院宣传部安排的多家媒体的科普节目,及时向公众进行科普宣教;针对几种抗新冠病毒药物,及时编写每种药物的药物警戒讯息,供临床医生参考,以促进更安全合理的新冠感染治疗。

提供优质暖心药学服务:面对很多不敢来医院,或者出现症状慌张的宝妈们,互联网医院发挥作用,解答孕妇和哺乳妈妈们的用药问题。怎样用药能够安全缓解各种临床症状,什么药物风险较低……耐心细致地疏解咨询者的情绪,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孕妈双重保护。

反应迅速,发热门诊紧急改建

2022年12月初,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为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医务部、护理部、门急诊科、门诊办公室、院感科等部门提前部署,统筹安排,扩充原预检分诊留观区,增加发热门诊诊室和超声诊室,优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调配全院资源支援发热门诊。

随着疫情爆发,发热门诊人次比平时增加了几十倍。孕产妇是特殊群体,产检不能推迟,临近预产期的孕妇面临分娩……而此时,医生护士一个接一个中招。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和医护安全,医院党委书记吕卫国、院长汪辉、副院长程晓东、副院长罗琼来到发热门诊现场办公,并决定将发热门诊搬迁到就诊条件更好的1号楼二楼就诊区域,抽调医护骨干全力增援发热门诊。

接到紧急任务后,在门诊办公室副主任李君琴的协调下,利用大半天时间,迅速搬迁安置原来区域的门诊工作,并在门急诊科副主任王悦和急诊科护士长陈雅等协调下,将发热门诊进行整体大挪移。随着地点变动带来的,是大量的细节工作,信息中心、总务科、保卫科等行政后勤职能科室,也加班加点,全力以赴。

从决定搬迁,到新的发热门诊投入使用,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新的发热门诊增加了围产监护室和更多诊室,等候大厅宽敞,自助挂号便捷,就诊秩序井然,为孕产妇的检查治疗、减少交叉感染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今天,浙大妇院没有发生一例孕产妇感染重症。在全体职工同心戮力,同舟共济的努力下,我们今天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尽管疫情凶猛,浙大妇院守护母婴健康的防线,始终坚固!”

监制:孙美燕

编辑:程   林

出品:浙大妇院宣传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新冠,疫情,感染,病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