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胸科医院麻醉科吴镜湘主任团队——追光·中国麻醉行业科研一览(2021-2022)-华东篇
前言
PREFACE
岁月荏苒,时光不居,创新中国笃行致远,搭建起广阔的平台,赋予麻醉学更多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国内麻醉学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重磅发表,攀画学科发展的崭新蓝图,为行业崛起注入了源源动力。
见微知著,原始见终,为集中展示中国麻醉行业科研新成果,促进麻醉行业不同领域间学习交流,激励麻醉同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学科科研事业,特精选一批颜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飨共勉。
借此契机,我们也将优秀企业的科研成果、发展规划,及企业管理者的科研感悟集萃汇编,展示中国企业麻醉、围术期产品科研创新成就,供行业内互动分享,推动行业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携手共进、志存高远,共同见证中国麻醉行业科研创新的累累硕果,共同见证榜样的澎湃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胸科医院麻醉科
吴镜湘主任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胸科医院麻醉科主任/支部书记/心胸麻醉专培基地主任
兼任:中国心胸麻醉学会胸科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教育与人才培养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胸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麻醉质控中心委员,评审专家
上海市健康科普专家,国际麻醉与预后研究联盟成员;从事心胸麻醉20余年,在心胸麻醉与镇痛、快速康复、肺移植、癌症痛治疗等领域形成特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级课题5项
发表SCI论文38篇,主编专著2部,授权专利4项,获得第四届上海市健康传播设计大赛(音像奖)一等奖;2021年度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2019年上海市人社局“脱贫攻坚”个人记功;2016年度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团队风采)
吴镜湘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近两年科研成绩迅速提高。2021-2022年期间,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论文25篇,核心期刊论文7篇;其中IF 5-10有8篇,作为排名第四的分中心参与了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Protect试验,其结果发表在2022年4月Lancet杂志;申请并获得各项实用发明专利6项;积极参与麻醉科普工作,获得上海市健康传播设计大赛—音像类一等奖及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教学上不断进步,开创了一带一路国际学术麻醉学交流平台,目前已培养国际访问学者2名;主译《胸外科麻醉原理与实践》一部,主编《醉人心胸》一部,参编各类专业书籍十余部;获得国家级、市级、局级等各类课题10项。
近年来吴镜湘教授及其团队主要研究工作聚焦于改进胸科手术患者预后、危重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和脏器保护、胸科ERAS、围术期镇痛、骨癌痛等方向,具体工作如下:
加速胸外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
临床研究
围绕加速胸外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发表临床研究文章6篇。
主要工作:
(1)阐明了与双腔管插管全麻相比,喉罩复合阿片节俭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可有效减轻声门损伤的发生,术后咽喉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更低,阿片类药物减少70%,麻醉恢复时间更短,患者的QOR-15和SF-12生活质量评分提高(Anaesthesia Critical Care & Pain Medicine 2022)。
(2)在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成年患者,采用阿片类节俭的多模式镇痛方案,患者在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评分和恢复良好的百分比明显优于常规阿片类为主组。阿片类节俭组在术后阿片类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显著优于常规组(J Thorac Dis 2022)。
(3)与椎旁神经阻滞相比,前锯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不劣于椎旁阻滞,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Eur J Anaesthesiol 2021)。
(4)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较丙泊酚可显著降低麻醉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更好的维持心输出量而对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所致,且使用氟马西尼拮抗后恢复迅速无不良反应(Front Med (Lausanne) 2022)。
(5)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地佐辛术后静脉镇痛可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2021)。
心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和脏器保护临床研究
围绕心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和脏器保护发表临床研究文章16篇。
代表性论著为:
(1)椎旁神经阻滞的使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减少胸腔镜肺癌切除术PPCs和POAF的发生及相关LOS(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2022)。
(2)在常规管理组(35.5℃)或积极保温组(37℃)的患者中,30天内主要心血管结局复合指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严重伤口感染和输血情况相似,住院时间和30天内再次入院的时间也相似。至少在1.5℃的范围内,从非常轻微的低体温到完全正常体温,没有任何实质性结果变化的证据。因此得出手术患者保持核心温度至少35.5℃是足够的(Lancet 2022)。
(3)接受右侧支气管阻塞人工气胸下全俯卧位相比半俯卧位食管癌根治手术可以减少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2)。
(4)BMI升高不会增加围术期不良并发症和肿瘤结局。这些数据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老年患者BMI升高不应排除食管鳞状细胞癌MIE的候选者(Cancer medicine 2022)。
(5)在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手术中,使用高频喷射通气较台上插管相比不会增加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全程不影响手术视野和外科操作;高频喷射通气作为一种创新型、微创气道管理方式在微创气管切除重建的优势相抵更大(J Thorac Dis 2022)。
(6)SVV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并未减少老年人腔镜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Frontiers in surgery 2021)。
(7)目标导向的血压管理可减少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期间血乳酸水平,减少肾上腺素的使用量,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BMC Anesthesiol 2021)。
(8)明确胸腔镜手术期间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风险评估和分层(Ann Transl Med 2021)。
骨癌痛基础研究围绕骨癌痛基础研究工作3篇。
主要工作为:
(1)STING 信号通路激活可诱导骨癌痛大鼠外周敏化,其机制可能通过介导了神经炎症(Inflamm Res 2022)。
(2)STING通路通过促进内侧前额叶皮质小胶质细胞M1极化介导了骨癌痛的发生( Cancers (Basel) 2022)。
(3)内侧前额叶皮层的神经炎症在骨癌疼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ront Mol Neurosci 2022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2022
Anaesthesia Critical Care & Pain Medicine 2022
Lancet 2022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