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融合大讲堂:特殊时期如何调节免疫力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且规定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调整为“乙类乙管”。新冠疫情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保健康,防重症的全新阶段。为加强大众对新冠疫情防护的了解,
12月30日,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西融合研究发展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中西结合药物研究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医师报、中西融合+传播机构,联合策划发起《中西融合大讲堂》公益直播活动。本次直播特别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刘红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重大疑难疾病首席专家耿立梅教授,围绕“特殊时期如何调节免疫力”的主题,针对时下大众所关注的在新冠疫情下如何做好防护、养护、康复等问题做了权威解答。
“健康中国2030”提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做到保健康,防重症,不仅需要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还需要个人加强自身免疫力。刘红教授指出,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很容易出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当人体出现感染之后,尤其在感染初期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改善症状,帮助人体,如蓝芩颗粒可以利咽消肿,对于新冠病毒引起的咽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要补充蛋白质,增强人体免疫力”。
对于二次感染是否与个人免疫力有关,耿立梅教授表示,免疫功能有退化的老年人、三岁以下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感染新冠病毒康复之后获得保护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二次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大。这类人群平时要注意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从生活起居到饮食穿衣等方面入手,比如北方冬天比较干燥寒冷,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有慢性气道基础疾病的患者还要做好保湿,避免呼吸道刺激;在饮食上,多饮温热水,可以多吃一些梨、枇杷、藕等润肺的果蔬;在起居上,冬天可以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这些对于防御二次感染有很大的帮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