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小医生感言:絮絮之念 心心之间

2023-01-18 11:00   北大口腔医院

待之以诚,方能得之以礼。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患者着想,才会收获患者的信任。絮絮之念,心心之间,医患你我,皆如亲人。

什么是医德医风?百度第一条就告诉我医德医风是指执业医师应具有的医学道德和风尚。再看时下流行的微博、小红书,一搜索“医德医风”,出来的却总是“××医生医德败坏”,再仔细看下去,就是觉得医生态度差,没有用心治疗,评论点赞第一条特别有意思:——“换做是你妈妈来看病,你也这么对她吗?”

我想讲一个故事。

那天是我进入牙体科轮转的第一周,刚刚送走了抱怨着“普通号怎么什么都做不了”“我上哪去挂专家号”的患者,心里有些复杂且无奈。

叫号器很快响了,请徐凯歌医生患者2号某某某到八诊室1椅位就诊。抬头一看,迎面走来的是一位中年阿姨,她有些拘谨地过来,“大夫,是这里吗?”

我点了点头,将她迎到牙椅上,开始询问病史,她突然举手,“大夫我打断一下,我第一次来看牙,能给儿子发个消息报个平安顺利吗?”

我哑然失笑,“阿姨您放轻松,让您儿子也别担心,我妈第一次看牙也紧张,不断和我分享经过。您就当我是您子侄辈的,放轻松,好好看病。”

她很开心,说话没了一开始的紧张颤抖,“我儿子比你大一点,干的活和你差不多。”我心里一愣,这不会这么巧吧,再问一下,原来阿姨的儿子是个厨师,“哦,那确实差不多,都是为了别人能好好吃饭付出努力。”我如是告诉阿姨。

治疗过程还算顺利,美中不足的是面对患者的上7远中龋坏,我一直没能找到良好的体位,引得带教老师不断提醒,“徐大夫,注意体位!”“徐大夫,你这体位,职业生涯还刚开始就快要结束了。”

治疗完,我调整牙椅,让患者起来漱口,“阿姨,补完了,您可以拿左边的小镜子看一下,补得非常好,您回去要注意好好维护,记得用牙线。”

她有些欲言又止。“阿姨您是哪儿不满意吗?您可以和我说。”阿姨终于开了口,“徐大夫啊,你补得特别好,阿姨非常满意,但你别怪我唠叨,你要坐直了调好体位,我躺着没问题,你随便调整我,你别年纪轻轻就犯颈椎病了。”我一时间有些哑然。

阿姨继续说道“我儿子学厨时候就经常被师傅说端锅姿势不对会伤腰,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得多注意,别怪阿姨唠叨,我还指望将来带我儿子带我孙子来找你看牙呢!”我一边笑着点头,一边迎着阿姨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在交代医嘱的时候听到患者交代“患嘱”,在絮絮叨叨间有些恍惚,又有些想家,想自己的妈妈。

现在我已经从牙体牙髓专业顺利轮转出科了,我印象很深刻,从那次起,每当我体位稍有不对,脑海里便会想起阿姨的提醒,恰如儿时,母亲督促我不要驼背,一样。

16231673911453011

将心比心的故事可能每年都会被讲起,大家每年会听到很多句“我们要将心比心”。

但就像妈妈在你临出门前的絮絮叨叨一样,这么多年一直重复的,恰恰是真正的经验之谈,是大家认可的医德医风。

待之以诚,方能得之以礼。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患者着想,才会收获患者的信任。絮絮之念,心心之间,医患你我,皆如亲人。

供稿/2017级口腔八年制  徐凯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德医风,体位,牙椅,医患,牙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