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引流液外渗,被这个护士的小发明解决了!

2023
01/17

+
分享
评论
护理人.
A-
A+

我们把造口袋应用于渗液的管理,有利于更加准确的观察统计渗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的变化。

腹腔引流管是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硅胶管,其目的是将腹腔内渗液、渗血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同时可根据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帮助医生分析病情,观察有无吻合口瘘或出血等情况。

因此,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十分重要,如护理不当发生腹腔内渗液从引流管口周围渗出,潮湿的敷料会使病人舒适度降低,频繁地换药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如何预防和及时处理引流液外渗是外科护士值得关注的问题。

44981673910703898     83531673910704011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医护人员们为此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的讨论。

伤口渗液通常为碱性粘液,PH 值为 7.6-8.4,  这些渗液会对患者皮肤造成持续的刺激,加重患者的痛苦,延迟愈合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 。 除此之外,有些渗液还伴随着一些 难闻的气味 ,若是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这些气味不仅会让患者自身觉得不适,也会让周围其他患者或是家属感觉不舒服。

以往面对伤口渗液,我们都是被动的采用有渗液就换药,病号服湿了床单湿了就换病号服换床单。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不适,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另外换药时,粘贴胶布、撕脱胶布对患者皮肤也可能造成新的伤害,严重的会产生皮肤撕裂伤——护理不良事件。

是否可以通过改良造口袋,达到预防引流管口液体渗漏这一难题呢?

首先我和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沟通,并教会其观察和使用造口袋的注意事项。最后开始操作。

准备需要的物品:一次性造口袋一个,生理盐水,碘伏消毒液,7#慕丝线,换药包。

 用碘伏消毒液和生理盐水消毒清洗伤口,待干。

对于一般患者的引流管和单处较小伤口,造口袋中央口径直接对准引流管或是伤口,不需额外裁剪。 对于多处位置较近的伤口或者是单处较大伤口,可以通过裁剪造口袋的口径后再贴在伤口周围。

如果有引流管, 将引流管从造口袋中央口径传过去,另一侧透明袋子对准中央口径剪十字形,让引流管从中间引出。 然后用7#慕丝线把袋子上和引流管之间的小空隙扎紧。最后,夹闭造口袋。伤口渗液就可以收集入袋。

注意上处十字形裁剪尽可能剪小不剪大,造口袋粘贴方向与引流管引流方向一致。如果是拔管后渗液,消毒后把造口袋粘牢就可以了。

6481673910704093

我们把造口袋应用于渗液的管理,有利于更加准确的观察统计渗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的变化。造口袋不仅可以使渗液与周围的皮肤分离开,而且造口袋底盘的水胶体敷料还可以保护和修护皮肤。

一定会有人产生有关造口袋是否增加患者费用的疑问。 这是不存在的。 我们做过粗略的计算:遇到持续渗液,一天至少 3-5 次小换药,一次小换药加耗材就要20元,一天至少100元,而临床常见的造口袋是 35-60元,即使一个造口袋只用了 3 天,平均每天也只需要 16 元左右。而且如果造口袋妥善固定,定时维护,通常都可以用一个星期。这样算下来,患者所需花费就会更少。

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也学会了这招,那么你便不会再怕遇到伤口渗液了!

来源:医护圈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引流管,护士,渗液,护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