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新址 初心不改丨吉大一院儿科急诊坚守一线,守护儿童健康
2022年12月29日,随着儿童新冠疫情趋于平稳,为缓解成人急诊留观压力,吉大一院儿科门诊顺应大局之势,积极落实医院决策部署,在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的亲自指挥下,在医务部、后勤工作部、门诊部的协调配合下,再一次展示“吉大一院速度”,仅用36小时,将急诊儿科诊室、抢救室、留观室全部搬迁至原2号楼2楼儿科门诊静点区。
目前,急诊儿科位于门诊楼2楼A2区,路线图如下所示:
急诊收治的患者具有起病急、来势汹、病情变化快、意外事故多及死亡率高的特点,而儿科又是一个素有“哑科”之称的科室,是医院中最紧张、忙碌的科室之一,在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急诊儿科是守护患儿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随着政策的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为保障疫情期间患儿的急诊急救和日常就诊,儿科门诊秉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迅速响应,优化措施,制定了实行区域划分管理的方案。方案提出后,将儿科急诊迅速实施了在静点大厅增设隔离单间,新建采血室、核酸采样室等一系列改造措施。 12月10日,急诊儿科正式承担起儿童发热门诊的职责,3楼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患儿的诊疗及儿童急危重症的抢救,2楼由医务部协调儿科其他兄弟科室进行抗原及核酸阴性患儿的诊治,避免交叉感染。随着急诊儿科发热诊区患者量不断增加,医护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医务部、护理部紧急协调人力资源支援急诊儿科发热诊区,先后共派出支援急诊儿科医生18人,护士13人。
疫情之下,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不容一丝耽搁,儿科门诊主任张波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救治流程,并带领急诊团队积极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张波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虽自身也已感染,但仍坚持带病工作,夜以继日地全面指导儿科急诊工作,及时传达并贯彻落实医院指示精神,保障每位急诊儿科患者从待诊、就诊、检查、住院收容等各项流程顺利完成,并时刻关注科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叮嘱科室人员做好防护。副主任黄园园始终坚守在急诊岗位,带病抢救危重患者、管理留观病房、负责转运患者,确保防控工作不出任何纰漏。为了提高患儿就诊的便捷性,儿科门诊全体医生除完成艰巨的医疗工作外,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诊疗工作,为无法来院的患儿提供医疗咨询等相关服务,缓解了急诊儿科的就诊压力。
护士长王蕾带领护理团队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工作有条不紊,恪尽职守。从承担急诊儿科护理任务,到急诊儿科抗原、核酸采集团队管理任务,再到科室消杀、防疫、督导工作,身上的担子不断加码,但护理团队带病坚持工作,从不抱怨,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副护士长郭秋旭统筹协调人员安排、确保防护用品充足,严格执行分级防护,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物资利用最大化。儿科急诊的每位医护工作者深知使命职责,在医疗救治、护理工作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救死扶伤。 在救治的高峰期,仅12月15日,儿科发热门诊就诊量达598人次。进入12月下旬,平均每日患者就诊量500人次,每日收治热惊厥患儿50余人。面对繁重艰巨的工作,以及医务人员感染造成的人力短缺,儿科门诊的医护人员无惧无畏,没有一人喊过一声“苦”“累”“难”,任劳任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儿童医疗救治工作,最终向院党委、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零事故、零误差、零投诉的合格答卷。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并不断变化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吉大一院全体儿科门诊医护人员用责任和担当坚守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不忘医者初心,担负起“守门员”的职责。在新一年到来之际,儿科门诊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在医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引下,为医院发展、为守护儿童健康贡献全部力量。
END
来源丨儿科门诊 科室撰稿丨黄园园 通讯员丨李颜桐 科室审阅丨张波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