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收藏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护理要点

2023-01-15 10:10

高流量氧疗装置、加热呼吸管路套装及鼻塞导管、自动给水湿化罐和灭菌蒸馏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护理要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指出,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有:

1. 大于 65岁老年人,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

2. 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

3. 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 肥胖(体质指数≥30);

5. 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 重度吸烟者。

清醒俯卧位治疗  

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

57571673738066362

0   1 操作步骤

‌1.俯卧位前2小时建议暂停进食,以免发生呛咳、呕吐;

2.把床摇平,协助患者翻转至俯卧位,留出氧气面罩的空间,患者头部转向自觉舒适的位置;

3.孕妇、肥胖病人,可加一个枕头垫于髋部,避免腹部受压;

4.身体放松,手肘或肩部不要用力,避免平板支撑或俯卧撑姿势;

5.一日内可分时间段进行,每次2小时左右,以提高患者耐受性;

6.统计患者24小时俯卧总时长;

7.注意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

8.俯卧期间加强巡视,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     

护士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俯卧,做到“应趴尽趴,应趴早趴”,这是阻止中型转为重型的重要措施。

经典俯卧位治疗  

59241673738066882

操作前准备     

0   1 患者评估

1. 建议给予深镇静。

2.清理气道、气囊上方及口鼻腔分泌物;检查气囊压力,确保在安全范围[20~30cmH2O(1cmH2O= 0.098kPa)]。更换牙垫为纱布卷。

3.实施俯卧位前应暂停管饲,并评估胃残留量,必要时接胃肠引流。

4.检查各导管是否在位通畅,并确认可否暂时夹闭。

0   患者准备

1.确定翻转方向,根据仪器设备连接及患者体位翻转的方便性,决定患者是由左向右还是由右向左进行翻转。

2.将电极片移至肩臂部,整理监护仪各连接导线,并留足够长度便于翻转。

3.夹闭非紧急管路,妥善固定各导管,防止滑脱,整理各管路方向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并留足够长度便于翻转。

操作流程  

经典俯卧位,可采用徒手翻身法、信封法、更换床单法,考虑到安全性与方便性,目前多推荐使用信封法。

翻转流程:位于患者头端的医师或呼吸治疗师负责监管气管插管、呼吸管路和头颈部,协调团队行动。

A铺清洁床单。 将患者侧翻,并在下方铺清洁床单。

B放置软枕。患者仰卧于床单上。将护理垫分别置于胸前、会阴部,吸水面朝向患者皮肤;将枕头分别置于胸部、骨盆、膝盖下方,另备两个枕头置于头端可触及的地方。男性患者注意避开生殖器部位。

C固定口插管、卷好两侧的被单。将翻身单覆盖于枕头上(颈部以下),患者双手置于两侧紧贴身体。由位于头端的第一人固定患者的人工气道及呼吸机管路,其余人将患者身上、身下两层翻身单边缘对齐,将其同时向上卷翻身单至最紧,并固定其他导管。

D将患者翻转至90度。 由第一人发出指令,与其余人同时将患者平移至床一侧,确认患者及管路安全后,听第一人指令同时将患者翻转为90°侧卧位。

E翻转至俯卧位。 所有人同时将患者(由左向右或右向左)行180°翻转至俯卧位。

F翻转后处理:电极片贴在背部,继续肠内营养管饲及开放夹闭的管路。将患者头稍偏一侧,头下放置护理垫和减压枕,留出足够空间确保人工气道通畅,便于吸痰操作;气管切开患者需确保颈部悬空。确认胸腹部未受压,将肢体置于功能位。整理各导管在位通畅并固定。确认易受压处均已放置减压敷料或硅胶软枕。

巡视、监测  

患者俯卧期间,护士巡视并监测血氧饱和度。

01氧疗目标

1.无CO2潴留风险患者,目标SpO2(氧饱和度)94-98%。

2.有CO2潴留风险患者,目标SpO2(氧饱和度)88-92%。

02氧疗效果

无CO2潴留风险患者:

1.SpO2≤93%,需用鼻导管吸氧;

2.如鼻导管4L/min吸氧仍SpO2≤93%,则需改为面罩或高流量吸氧;

3.如面罩或高流量吸氧仍SpO2≤93%,且呼吸频率≥30次/分,则需气管插管。

重型、危重型患者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对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的巡视,尽早发现病情变化,早期识别出重型、危重型患者。

01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且不能以新冠病毒感染以外其他原因解释:

1.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SpO2≤93%;

3.动脉血氧分压(Pa02)/吸氧浓度(Fi02)≤300mmHg(1mmHg=0.133kPa),高海拔(海拔超过 1000 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 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 (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02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经鼻高流量给氧 

01用物准备

高流量氧疗装置、加热呼吸管路套装及鼻塞导管、自动给水湿化罐和灭菌蒸馏水;

02操作步骤

1.连接高流量氧疗装置和配件,并将高流量氧疗装置接入电源和氧源

2.开机后设置氧浓度、氧流量

3.为患者佩戴鼻塞,在受压部位使用减压贴保护皮肤

4.关注患者吸氧的效果

浙江省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委会技术支持

参考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俯卧位治疗上海专家建议》,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09

浙江省护理学会浙江省护理质控中心2023年1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俯卧位,护理,导管,氧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