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嵇富海主任团队——追光·中国麻醉行业科研一览(2021-2022)-华东篇
前言
PREFACE
岁月荏苒,时光不居,创新中国笃行致远,搭建起广阔的平台,赋予麻醉学更多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国内麻醉学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重磅发表,攀画学科发展的崭新蓝图,为行业崛起注入了源源动力。
见微知著,原始见终,为集中展示中国麻醉行业科研新成果,促进麻醉行业不同领域间学习交流,激励麻醉同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学科科研事业,特精选一批颜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飨共勉。
借此契机,我们也将优秀企业的科研成果、发展规划,及企业管理者的科研感悟集萃汇编,展示中国企业麻醉、围术期产品科研创新成就,供行业内互动分享,推动行业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携手共进、志存高远,共同见证中国麻醉行业科研创新的累累硕果,共同见证榜样的澎湃力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麻醉手术科
嵇富海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为麻醉手术科学科带头人和科室行政主任、支部书记,苏州大学麻醉研究所所长,苏州市麻醉学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2020年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2022年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第一届医疗美容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
◆嵇富海教授目前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麻醉学会人工智能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心胸麻醉学会理事、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创新与推广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麻醉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日间与门诊手术麻醉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务委员、江苏省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第一届医疗美容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市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英文版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近5年荣获多项人才称号,包括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苏州市姑苏人才称号等。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2项;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健委医学科研重点项目,江苏省卫生厅课题及苏州市课题多项。共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SCI文章60余篇,最高个人单篇影响因子15.2分(Circulation)。
(团队风采)
2021年1月至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共发表111篇 ,SCI 文章发文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以第一单位发表 SCI 论文41篇,属于中科院SCI期刊分区一区4篇,二区11篇,三区15篇,四区7篇,中文4篇。2022年文章未全面统计。
近两年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发表于JAMA Netw Open(影响因子为13.353)。该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设置严格的受试者入选和排除标准,历时三年完成122名受试者的临床筛选和数据收集工作,最终入组111例受试者,通过研究证实了右美托咪定围术期小剂量泵注可以降低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改善早期移植物功能。这一发现为肾移植手术围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将对移植患者麻醉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团队研究发表于J Clin Anesth(影响因子为9.375)。该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设置严格的受试者入选和排除标准,历时四年完成110名受试者的临床筛选和数据收集工作,最终入组102例受试者,通过研究证实了右美托咪定围术期小剂量泵注可以降低主动脉B型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这一发现为围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将对主动脉B型夹层患者的麻醉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