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取得新进展

2023
01/15

+
分享
评论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
A+

本研究是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和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

1、新进展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高顺祥、吴继红教授等,基于前期的工作基础(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22, 215: 114566;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33: 133268),又一次在致盲性眼病分子诊断新方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出并建立了精准监测生物标志物GDF15作为青光眼风险筛查、早期诊断和进展评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A novel biosensing platform for detection of glaucoma biomarker GDF15 via an integrated BLI-ELASA strategy”为题在线发表在Biomaterials期刊上。

2、研究背景

致盲性眼病(如青光眼、糖网病、各类感染性眼病等)的早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至关重要,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热点。然而,现有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往往适用于中、晚期患者的诊断,很难做到早期发现。

3、新发现

本研究以核酸适体作为特异性的分子识别工具,通过结合BLI技术优势和酶联核酸适体夹心试验(ELASA),研发了一种自动化,高通量和实时监测的BLI-ELASA生物传感平台

该平台在临床患者样品的检测验证中显示出了高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目前致盲性眼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转化应用工具,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71771673773672423

本研究是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该成果主要是由高顺祥李倩老师共同完成,吴继红教授王中峰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自然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和张江实验室等项目资助。

供稿丨眼科  高顺祥

编辑丨党委宣传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致盲性眼病,眼科研究院,高顺祥,青光眼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