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汇聚学界精英 传播学术新知——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盆底与生殖健康专委会学术2022年年会成功召开
日前,由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盆底与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盆底与生殖健康专委会学术2022年年会”在线上召开。会议邀请天津市20余名优秀的盆底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教授汇聚“云”端,线上参会人数达7000余人,反响热烈。
根据盆底学科特点以及工作开展需要,大会参照多学科MDT协作的方式,分别从妇女保健、妇科、泌尿、解剖、肛肠、康复等多个学科方向呈现经典病例,展开学术讨论,进行学术分享。众多学者严谨治学、不辍探索的学术精神,令与会人员受益良多。
01、开幕式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盆底与生殖健康专委会秘书长马富玲教授在发言中对与会专家、同道致以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并从科研课题、科普宣传、筹备学术交流活动和吸纳新成员等方面对学会全年工作进行汇报。
学会主任委员尚玉敏教授致欢迎辞。她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同道参加2022年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盆底与生殖健康专委会学术年会表示欢迎,对学会领导、学会委员及为盆底健康事业默默奉献的同道表示感谢,希望学会新的一年在大家的努力下坚持学术引领,促进学科发展,再创辉煌。
02、学术交流环节
在学术交流环节,与会人员以“关爱女性盆底与生殖健康”为主题,分别围绕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女性盆底解剖、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女性LUTS慢病管理、外阴阴道及宫颈病变、女性前盆相关PFD、OAB、女性性功能障碍、盆底康复治疗等多个领域进行专题讲座。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董薇教授以“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2021-2030年)盆底篇简介”为题,对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进行解读,特别是聚焦盆底领域相关政策、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考核指标等方面。她表示,对产妇统一进行盆底功能障碍筛查,提供科学、规范以及个性化的阳性干预,是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意义重大,希望盆底疾病相关专业从业者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创造新的发展。
天津医科大学翟丽东教授以“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研究”为题,从宏观解剖和微观组织学的角度,结合其团队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对女性盆底肌肉、筋膜及韧带等组织的解剖和生理功能进行全面且详细剖析,深化了与会人员对盆底的进一步认识。
天津市人民医院李玉玮教授以“隧道式肛门括约肌修补术治疗复发的创伤性排粪失禁”为题,对创伤性排粪失禁的背景、隧道式肛门括约肌修补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临床实际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手术演示生动形象地向与会者展示手术操作过程,传授手术技巧,临床指导意义重大,操作性强。
天津市人民医院杜雪教授以“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为题,从概述、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药物机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该疾病的最新诊疗进行阐述,对诊疗流程及GSM长期管理方案进行梳理,临床指导意义重大。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孙俊杰教授以“光动力疗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为题,结合临床病例对妇科医生运用光动力治疗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引发的疾病及难治性外阴皮肤疾病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妇科医生要精心筛选、精准治疗和精细管理。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汤洋教授以“女性LUTS慢病管理与康复”为题,从LUTS病因、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讲解。他表示,盆底肌肉锻炼作为LUTS慢病管理的重要方法,对预防和治疗后效果维持作用显著,多学科的盆底中心是LUTS管理的重要平台,希望大家通过平台沉浸式体验多学科合作间的学术碰撞。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靳翠平教授以“妇科医生视角浅谈前盆相关PFD”为题,从“妇科医生”到“盆底医生”的视角对前盆腔缺陷及相关疾病进行阐述。她表示,盆底学科不是单一的孤立体,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学科,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和谐体,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帮助大家提升对盆底学科的认识。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伟医生作为青年医生的杰出代表以“OAB的诊疗经验分享”为题,从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流程、治疗策略等方面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进行全面讲解,并结合病例对OAB的三线治疗进行分享,为临床医生治疗OAB提供了新思路。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闫洪亮医生以“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为题,对女性性生理、FS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呼吁广大医务人员重视该领域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单东超治疗师以“多方案联合治疗在经典病例中的应用”为题,对盆底康复治疗中电刺激、磁刺激、射频治疗的机理进行讲解,并结合3个典型病例诠释盆底康复的效果和意义,及盆底康复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
来源 | 盆底疾病诊疗中心
编辑 | 党委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