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党旗红
“新十条”发布以来,为有效应对新一轮疫情高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坚持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着力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旗在“保健康、救重症”的一线高高飘扬。
统筹:党委一项项决策举旗定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将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疫情防控重点任务上来,院党委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全院学习日等,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以及上级最新文件精神。
“有了统一的思想认识,我们迅速由‘防感染’转移至‘救重症’,全面动员、前瞻谋划、快速行动!”院党委书记柴湘平介绍,“新十条”发布当晚医院即紧急会商,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不久后即宣布进入抗疫“紧急状态”,并成立战时指挥部,书记、院长担任总指挥长,提出了“全院保急诊,全院保重症”模式,迅速形成“急诊分流-集中重症救治资源-普通病房改造扩容”总体战略。
12月23日,医院出台《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的若干措施》《关于统筹管理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资源的通知》,这两个文件成为医院这次抗疫战的纲领性文件,后来也被诸多兄弟医院借鉴,并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医院各层级也迅速行动,急诊病人超声、CT检查就地完成,新增出入院办理窗口,急诊负责人可直接开具全院各科室住院证……一系列举措,实现急诊病人“每日清零”。统筹全院人力、床位、物资、设备等重症救治资源,将全院12个专科ICU的200多张床位全部转化为综合ICU,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等科室500多张床位转化为“亚ICU病房”,将全院内科及部分外科病房转化为新冠收治病房,举全院之力救治危重患者。
当时医院自己的职工也处在感染高峰期,为了有效应对迅速增加的就诊患者,医院党委下发致全院职工的一封信,号召大家克服困难,迅速投入病人救治。而在救治工作最吃紧的阶段,研究生部和党总支、院团委向全院学生学员和青年团员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挺膺担当、投身病人救治。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医护药技全员动员!”医院领导一次次进行动员,真正实现病房应开尽开,急诊应接尽接,病人应治尽治;人员应到尽到,物资应供尽供,设备应配尽配,在全院上下形成团结一心“保健康、救重症”的强大合力。
攻坚:基层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
关键时刻,医院充分发挥支部建在学科上的优势,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坚决守护百姓健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急诊医学科党支部作为与疾病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支部书记贺志飚、张宏亮,带头坚守一线,轻伤不下火线,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症救治“七个葫芦娃”忘我工作,舍身奋战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麻醉科党支部走出手术室,奔赴最前线,迅速组建了“插管小分队”,支部书记担任队长。作为这场抗疫战的“指挥所”驻地,医务党支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24小时协调全院病人收治与应急情况处置。一个个党支部,成为战在一线的“突击部队”和战斗堡垒。
心血管内科第二党支部作为国家级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成立了新冠阳性患者心血管疾病治疗党员突击队,确保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内的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高效、安全救治。
湖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是历年抗疫重症救治的排头兵,党支部的同志们纷纷表示可以带病坚持上班,每天都有人说“我可以再坚持”“我症状减轻一点了,我来吧”。12月27日,短短不到24小时,病区40张床位全部收满,还承担了全院其他专科病房的指导工作。
心血管外科第三党支部书记陈金兰和很多感染的科室成员一样始终坚守病房,20余天连轴转,带领科室全力奋战,58张ICU床位每天都是满床,先后收治新冠重症/危重症患者200余人。
引领:前线一个个党员干部挺身而出
党员干部的带头是无声的号令,医院充分发挥这部分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批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同时发挥党建和业务的双带动作用,扛起党旗冲锋在前。
老年医学科在科室医务人员接近90%感染的情况下,张湘瑜主任带领科内各亚专科医护人员挺身而出,12月24日至25日,一个周末开放科室全部八个病区,收治老年危重患者100余人。
“急诊人流量很大,患者疏导和分流需要支援,紧急招募志愿者!”“我报名!”“我参加!”“我可以!”在医院急诊室里,一个个红马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行政后勤干部职工组建志愿服务队,每天到急诊室抬单架、推平车,帮助病人转运和就诊。
耳鼻咽喉科党支部科主任、支部书记、护士长带病坚持工作,支部15位党员同志支援一线,年轻的共产党员曾俊杰患有慢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主治医师强调需要炎症控制和稳定3个月后手术治疗,但他仍主动报名参加科室外派队伍。支部还承担全院新冠急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工作,面对极高危暴露,没有一人退缩。
骨科第一、二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向院党委递交请战书。他们表示,抗疫新阶段,全体骨科人将携手并肩,凛风而立,哪里最险,就冲向哪里,在他们的号召下,骨科全体研究生都回院参加病人救治。
“我现在退烧了,可以来上班”“我症状不是很严重,明天给我派班吧”“我症状轻,上班扛得住”,作为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放射科党支部书记刘军带领全科人员全力保障患者医疗救治,全科职工基本都是阳性带病上岗,党员同志们纷纷主动返岗,要求派班。
聚力:幕后一次次关怀激励温暖人心
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急速上升,医务人员站在与病毒交锋的最前沿,各科室感染人数持续增加,减员严重,白班、夜班、加班连轴转成为很多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常态。在全院合力攻坚克难的时期,一线医务人员、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及在院学生学员都坚持着“轻伤不下火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党委书记柴湘平,副校长、院长黎志宏等,每周多次到临床一线走访慰问,了解一线医务人员工作状态,向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和问候。党组织、工会、团委主动了解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个人及家庭需求,帮助解除后顾之忧。科学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与工作班次。
为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医院出台了十项举措。提高餐食品类与标准,重点岗位一日三餐免费提供并配送至病房。提高一线人员待遇,落实晋升晋级倾斜政策,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推出“六个一”关爱套餐,为感染职工发放“关爱大礼包”。
重点人群重点关爱,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开通老同志绿色就医通道,为孤寡、空巢老人提供针对性的帮扶。为留院参加相关工作的社会化、委培和专硕住院医师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在评先评优、升学推免上予以优待。在山水南雅院区开设了81个床位的隔离病房,先后为108名阳性发热学生免费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护。
据不完全统计,12月7日以来,医院共接诊新冠相关急诊、发热门诊2.5万余人次,高峰期每天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700余人,住院收治1.1万余人次,其中重症亚重症2400余人次,出院7800余人,新冠重症救治成功率达96%。
“白衣执甲,党性为盾。三年的疫情防控,锤炼了我们的党性,也展示了党员医者的初心和使命、责任和担当!”中南大学副校长、湘雅二医院院长黎志宏表示,接下来,医院将严格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继续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决筑牢捍卫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编辑:吴泽彬
审核:赵晓华
责编:赵丽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