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关于新冠感染,来自至今未阳的呼吸内科医生的几点建议

2023-01-13 16:42   苏州明基医院

作为医者,凡生命所需,必当竭尽全力!

前记

冬季本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叠加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病情复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数量和门诊工作量激增,科主任秦军、护士长刘玲玲带领呼吸内科的“战士”们,强忍身体不适,连续“作战”多日,每天满负荷运转。期间,住院病患最高达159人,科内医生人均管床最高40余位,门诊每日人均看诊最高达259位

虽然每天接触大量的感染患者,但吸内科秦军主任至今保持“阳敌”(未阳)状态,高负荷的临床工作下,他作为科室的主心骨,也是科里的精神支柱,这期间更是挺身而出,在全院的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小组中发挥着主力作用。

42401673598233195

(图为秦军主任1月6日上午门诊中,当日上午门诊挂号102位,截止中午12点15分,仍在看诊中)

讲述者:秦军 

呼吸内科主任

就诊、住院的患者突然就变多了,但医生护士却······

从12月中旬,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逐渐增多,看诊压力骤增。接到院里统一部署,呼吸内科需要派员支持,在不耽误科内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我科六位医生黄丽丽、姜沙沙、刘长林、邹明丽、张婧婧、孔凡阳轮流值班发热门诊。

94541673598245267

(图为呼吸内科医生姜沙沙在发热门诊支援中,此时她也正在发热中)

这一支援,就是十天。

科内医护资源的配比,也是在这几天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从护士开始,陆续有人倒下。第一批的护士刚倒下,第二批又紧接着开始有症状,第一批护士王星月、李铎、盛成进都主动向护士长刘玲玲提出返岗,护士长刘玲玲作为科里的“领头羊”第一个返岗,维持管理科里的日常护理工作,大家互相帮扶着上班,毕竟多一个人在岗就有可能多一个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机会。

52951673598307783

(即使科里护士人力紧缺,但是临床的工作却是之前的几倍甚至十几倍。重症患者数量急剧增加,需要吸痰的患者大幅度增多、使用无创呼吸机支持的患者也大幅度增多,每天大量QD、BID、Q12h、Q8h、Q6h的治疗,一次又一次地超越她们的极限,但她们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埋头苦干,确保科里的护理工作有条不紊,护理质量毫不下降!)

护士彭艳、朱红梅症状第一天,高烧合并呕吐,又是夜班,正值住院病人收住高峰期,当晚新收入9个病人,科室危重病患12个,依旧坚持把班上完。

护士陈晨、姚琦上着班,感觉全身乏力伴头痛,一测体温都是39度以上,但想到已经全病区满床,预出院的患者床位也已经都被预约,大家都咬着牙在坚持。

这样的情况不仅是在我们呼吸内科,其他病区也是如此

紧接着,科里的几位医生开始出现发热、上吐下泻的一些反应。

婧婧在上了十个小时发热门诊后,高热39℃,我让她休息一下,第二天又继续坚持在科里值班。

明丽,上完发热门诊周末仍然主动加班帮助科里其他医生一起管理新住院的病患,凡阳也是主动要求周末加班上发热门诊支援。

一直在发热门诊支援的沙沙也曾侥幸暗喜地告诉我,“主任,我虽然阳了两天但是没有症状!”,隔天就发烧了,但还是在发热门诊继续坚持了两天的岗。

长林也是在发热门诊支援后出现急剧咳嗽、发烧,但恰逢科里收住院病人高峰阶段,他临危不乱,每一位新收住院的患者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明确诊断及相对应的检查治疗。

还在哺乳期的丽丽是坚持到最后的,但是在她坚守到最后的过程中,也打破了我们科所有医生收住院患者的记录,周末一个人值班的时候一天收入新患者38位,在这之后没两天,也“光荣”中招。

20791673598324906

(图为呼吸内科医生黄丽丽正在教护理使用无创呼吸机)

一个人会倒下,一个团队不会!

在这特殊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医护伙伴都在经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煎熬,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一个人有退缩,彼此互相打气扶持。一个人会倒下,一个团队不会,“早日返岗”是所有医护的共同心声

两个特别的数字:259、159

发热门诊、急诊高位运行的背后,隐藏着呼吸内科门诊未知的压力。22日,在已经经历了一周的感染高峰后,全天呼吸内科门诊的我看了大概259位患者,说实话,这是从我从医二三十年来未曾有过的场景。从早晨8点起,门诊已经满是等着看诊的患者,咳嗽声此起彼伏。

咳嗽、胸闷、肺炎是大部分患者的就医诉求。患者一个接一个,根本没有喘气的间隙。70%以上的患者有胸部CT检查的需求。其实不仅是门诊,急诊绝大多数患者也有有胸部CT的检查需求,但随之给放射科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三台机器,一天近900位的检查量,别说医生了,机器也累得暂停运转。

在这样的形势下,门诊等看诊和等报告患者的大量积压,我与门诊护士商量,看诊与看报告交叉进行,交代每位需要做CT的患者,做完CT就可以直接到门诊找我看片子。流程顺畅了,效率就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提升了。

28971673598338060

(图为呼吸内科主任给刚做完CT的患者解读片子,因为做完CT医生就能直接给自己看影像报告,不需要再等纸质报告,很多患者更愿意找秦主任门诊)

虽然每天200左右的门诊到晚上6、7点才看完,但是相比身体不适还在岗的住院医护来说,我这位“小阴人”显得轻松了一些。

保健康、防重症,全院上下一盘棋!

门、急诊的高位运行下,同时收住院的患者也多次创下历史新高。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目标,全院上下一盘棋,启动应急模式,全院床位统一协调,以增加内科收治床位数,从6楼到12楼,除妇产科、儿科,凡有空床病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优先收住,全院打通,加快分流急诊等待住院的呼吸重症病人

但由此给咱们呼吸内科带来了历史性的大难题,6层楼、12个病区的患者分布,难以做到每个患者面面俱到。12月25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达到159位,翻了四番,仅有的6位呼吸内科医生显得棘手不安。

“主任,病人真的太多了!”

“主任,病历要来不及写了!”

“主任······”

这些也仅仅是口头上的唠叨,等我想去安抚几句的时候,他们已经消失在去往血液内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的电梯里。

12051673598353975

(桌上堆着一堆病例、患者的检查单、旁边站着患者家属、电话里接着其他病区打来的电话、电脑里填写病例那一页鼠标暂停的那个地方可能已经是几个小时前的事情,但如此忙碌的场景他们也都习以为常了)

值得骄傲的是,得益于大家平时对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指南的培训与学习,加上院内由周晓庆院长为首,谢尔凡副院长、陈志琴副院长、重症医学科刘志永院长助理、急诊科王燕慧主任、放射科施蒋巍主任、医务处陈国清处长、包括我在内为主的新冠救治领导小组及专家小组成员组成的新冠救治小组紧急部署,形成了分层分级收治新冠患者的救治方案,每位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虽然直到今日,呼吸内科还有88位住院病患,好在是现在医护已全员返岗,在岗人员数量虽没有差别,但好像都在经历了一番大劫后,脱胎换骨,更有干劲了些。

好消息是,目前我还阴着,也庆幸这段时间我还能一直阴着,至少在最难的时候,他们看到我每天都还在,心情也能好一些,也能挺住!

我们也确实都挺下来了!

但回顾这些日子,从12月中旬至今,在门诊接诊近2500名患者、住院收治近500位患者后,我有一些小建议·····

发烧,是感染后首先出现的症状。

得益于科普的及时性,来看门诊的患者几乎都知道自己想要开哪些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但一时的资源紧缺,造成一药难求的紧张局面。

并不是所有的发烧都需要立即吃退烧药!

当出现发热症状时,体温在37.5℃-38.5℃,首先建议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毛巾敷额头等。

当体温在38.5℃以上,考虑服用退烧药,疗程不超过三天,退烧只是治标,并不能根除病毒。如症状仍没缓解,建议至医院就诊。

不管是低烧还是高烧,都应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可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防止虚脱,而且有利于通过代谢,帮助人体散热;另外还能够增加尿量,尿液可以帮助人体带走体内的毒素、病毒和细菌。

其次是咳嗽

有些人来到门诊,第一句就是“医生,我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会不会是肺炎啊?

感染新冠后,毒株主要在上呼吸道,身体的免疫细胞会集聚到这里来消灭病毒。而免疫细胞完成任务后也会自然代谢死亡,连同被病毒破坏的细胞,都成为体内的垃圾。气道里容不下这么多东西呼吸道就会分泌一些黏液,形成痰液,通过咳嗽把它排出去。

所以说,咳嗽其实是一个康复的过程,是打扫“战场”、修复气道的过程,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个过程,每个人由于体质不同,恢复有快有慢

要提醒担心咳嗽不止就是肺炎的人群,其实咳嗽和肺炎是不同的概念。咳嗽仅是疾病的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咳嗽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

肺炎主要是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产生炎症累及下呼吸道,就可能发展成为肺炎。咳嗽是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什么情况下应该拍CT ?

在门诊将近60%的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明显,情绪也会比较焦虑,经常一来就说:“医生,我这老是咳嗽,是不是肺部感染了呀?给我做个CT吧!”,其实大部分患者检查下来都是轻微的炎症,而且大部分都有正在吸收,好转的迹象。

如果发热5天都不退,且伴有气急、胸闷这种感觉,或者咳嗽伴有痰,每次都有很多痰,这可能就涉及到支气管或肺部,特别是咳出来大量的黄浓痰时,建议要到医院去看,考虑需要拍个CT看一下。

“阳康”后还会发生了心肌炎?

“阳康”后很多来门诊的病人,都要求检查一下心电图、心肌酶,担心自己又得心肌炎的概率。

但其实,就目前收治的病人来看,心肌炎人群是很少的,也不必因此感到恐慌

首先要明白心肌炎形成机制,病毒感染都有变成心肌炎的可能性,心肌炎有一些先期症状,那时候可能会频发心律失常,比如会有心慌,心脏乱跳,胸闷这些表现

所以当你出现了心慌、心悸,觉得心跳得很乱,甚至胸闷的表现,这时候要及时到医院去看。

感染后,有几件事情一定要注意!

01 血氧仪建议家中要有备用

感染过新冠的,或者有老人的家庭建议要有一个备用,并且要会用。

血氧仪在新冠诊疗方案中有所提及。2023年1月5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显示,判断成人或者儿童重型指标之一是: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另外,成人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之一就是组织氧合指标(如指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

家有高龄老人的应警惕 “沉默性缺氧”,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准备一个指脉氧仪,监测感染的高危人员是否有重症风险。

但要提醒的是,即使你用血氧仪测出血氧饱和度低,但如不能处理,则作用不大。新冠肺炎造成的低血氧是因为呼吸困难(吸入性)或肺阻塞(交换功能)引起的,再加上老年人本身有基础疾病,所以出现低氧血症应该去医疗机构就诊

02  没有必要囤药

不管什么情况下,没有必要盲目囤药,避免造成医疗物资紧张的局面。

因担忧XBB系列新冠病毒变异株会攻击肠道,近期蒙脱石散、益生菌一度断货。还有的人担心新冠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引发重症,抗生素药物、丙种球蛋白也被“疯抢”。

不管是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或阿尔法、贝塔等早期毒株,都会有人感染后出现肠道症状。原因在于新冠病毒的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新冠病毒结合细胞的主要受体,它除了在肺部表达外,在肠道和呼吸道黏膜都有感染。但由于个体差异,是否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临床反应不同

对于最近受到关注的XBB系列新冠病毒,没有证据提示它比其他毒株更易导致胃肠道症状的增加。大家没必要大量囤药,可适当储存一些必要的药品。普通家庭可以适当准备针对常见症状的药品,但不必囤积。在使用上,一定要参照说明书按量服用,不能自行乱用药。

03 不必过于恐慌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必过于恐慌,如有相关不适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

首先要做到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读书、听音乐等,保证饮食健康。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过分依赖他人、指责抱怨、转移情绪发脾气、冲动等不良应对方式,特别是不要试图通过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与他人多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心理支持,转移注意力。

可以进行呼吸放松训练、有氧运动、正念打坐、冥想等方式来调适情绪。

04 关于新冠感染后真的有“后遗症”吗?

门诊有很多患者前来咨询,反映即使是已经转阴了,仍然有些不舒服,比如浑身没有力气、感觉很累、味觉、嗅觉不灵敏等等,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新冠后遗症”?

与其称之为“新冠后遗症”,用“长新冠”形容更确切一些。

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长新冠”的定义为: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仍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最为常见的是疲劳、呼吸急促和睡眠障碍或失眠。

阳康后的乏力、咳嗽、呼吸急促等应该是感染新冠后身体还没有恢复!

注意,新冠转阴并不等于已康复!

感染新冠可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感染期,得了新冠之后,体内有大量病毒,同时可能出现发烧、咳嗽、肺炎等症状,这阶段你会比较难受。慢性感染期,是指体内病毒数量已经大大降低,核酸检测转阴,但身体依然会出现某些轻微的症状,比如嗅觉、味觉不灵敏,浑身没劲,打不起精神等等。

真正的痊愈是要先后走完这2个时期。一般的恢复时间是2-3周,也就是半个月左右,抵抗力差点的可能会持续1个月或者更长。

最后的话,

作为医者,凡生命所需,必当竭尽全力!

未来或许还会遇到很多难关,但我们医护人员们时刻准备着,势必要“关关难过、关关过”。

因为难关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嘱托与承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肌炎,新冠,感染,呼吸,护士,肺炎,咳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