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本地区首例冠脉OCT技术——冠心病精准评估的“火眼金睛”
12月28日 我院成功开展长治首例 OCT-冠脉造影融合技术!
病情回顾
56岁的史先生发作性胸痛20余天,考虑冠心病,为进一步确诊病情,至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
术前造影:
经冠脉造影检查左主干+双支病变,左主干尾端85%狭窄,前降支近段80%狭窄,回旋支粗大,开口结构不清楚。最新技术快速解决!
心血管内科吴磊主任选择使用医院最新引进微创技术OCT进行进一步检查,带领郭进利、苗文洁、高伟强、张建伟医师、程小军技师、侯宇哲护士组成的心内科介入团队采用OCT技术指导支架精准定位,成功完成冠脉介入治疗。
根据OCT技术指导回旋支开口未见明显异常,LM管腔面积2.73mm ²,LAD管腔面积2.98mm ²,所以采用单支架串联技术,对LM-LAD顺利植入2枚支架,快速完成手术且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身体迅速得到改善。
术后造影:
OCT图像:
冠心病精准评估的“火眼金睛”
什么是冠脉OCT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近红外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可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OCT检测时,将一条头端带有光学透镜的成像导管通过指引导丝送至血管靶病变或支架远端,通过高速旋转回撤,不到3秒钟就可以清晰呈现血管腔内的结构和斑块性质。
为什么要用OCT?
冠脉介入手术快速发展,单纯冠脉造影指导PCI手术存在很多局限性。
冠脉OCT检查优势?
1、图像分辨率(10μm)更高,能够准确判断斑块形态和性质,确定支架落脚点和尺寸。
2、ACR冠脉造影融合,造影图像与OCT图像能够同步定位病变位置,精准指导支架植入。
3、具有3D导航模式:分叉模式和嵴视角,精准定位导丝穿支架网眼位置。让血管内场景和支架都栩栩如生,能够帮助医生术中快速掌握血管内情况。3D重建在分叉病变中能够识别导丝rewire的支架网眼位置是否正确。
冠心病精准评估与精准治疗已成为冠脉介入手术主旋律长治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开展OCT技术标志着医院冠脉介入手术在精准诊疗方面更进一层
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
(文|苗文洁、程小军)
编辑/常小燕
排版/王慧芳
责编/赵红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