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Paxlovid未能通过国谈,在意料之中

2023-01-13 16:32

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将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金蒡清疫颗粒等14种医疗机构制剂和青石颗粒等6种中成药临时纳入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支付范围。

本文是一篇马后炮。

Paxlovid于2022年2月1日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适应证是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新冠成人患者,重症高风险因素包括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肿瘤等。2022年3月2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由医疗机构按照企业与有关部门沟通一致的价格采购,医保部门按规定做好支付。

此前,2021 年 12 月,FDA 授予了P 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 COVID-19。Paxlovid 于2022年 1 月 27 日获得欧盟委员会有条件的上市许可。

中国药监的速度还是很可以。

2023年1 月 6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表示,新冠相关治疗药品特别是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品需求增长较快,早期批准上市的阿兹夫定片和奈玛特韦片 / 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两款药品供求矛盾和价格问题比较突出。国家医保局先后约谈了两款药品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企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采取了降价措施。

中国医保的态度也是很清晰。

Paxlovid未能通过国谈:

第一,当国家、国谈中出现了“明星药”,就不仅是关注药价,而是关注量乘以价。从生物学知识看,“掐尖儿”有利于平衡优势生长。一方面,是医药行业的技术、市场竞争“大干快上”“时不我待”。另一方面,是其他方向上的医保待遇,也亟待回归平衡。本次医保谈判外场,可以看到不乏一些儿药企业前来谈判,而儿童用药未来更有望面临医保、基药双利好的格局。

第二,P药是一个相对不错的药,未能通过国谈,主要还是钱的问题。一方面,“四类药”也是临时纳入医保支付的,P药没什么好气愤的。另一方面,医保对P药临时支付后,老百姓花钱不多的,老百姓也不要发飙。新冠防控有序放开,2023要好于2022,永不回头。怎么还能继续容忍抗疫物资一重又一重的暴利呢?国际社会不允许,中国智慧也有算计。算不到就要吃亏。

第三,P药在真实世界的用药可及性值得重视。一方面,张文宏医生之前在闵行讲“使劲用”,是脱离了医疗严谨,且不顾医保死活的。另一方面,P药在医保和医疗看来,应保尽保、应用尽用,哪怕是低收入老百姓,只要符合治疗规范,就算是医疗救助掏钱,也包括对P药的支付。中国医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个人与政府都重视防疫,积极依从救治,全民抗疫就更有希望。

第四,P药及所有新冠口服药在医疗面前是什么一个高度?新冠口服药与注射剂治疗相比,有剂型使用上的方便。新冠口服药一般都是针对轻中度的新冠治疗,针对重度永远是靠医疗急救抢救。新冠口服药目前都是独家品牌、创新药(包括已盆满钵满的连花清瘟)。在讲个性方面,与中药独家品牌很像。那么,医疗和医保也应讲个性:尽量用循证、谨慎、必要的治疗方案。

第五,新冠感染高峰重症高峰在医疗面前是什么一个高度?医疗必须胜利也必将胜利。医药创新是助手,医疗对疾病管理干预才是守门员。我们目前所处的危急环境,最极端地预计,就像当年非典大流行延长了一些,就像当年武汉大抗疫推广了一些。因此,必须也必将促进医改加大,卫健的基层与医政联动起来,研究型医院也动起来,多做卫生技术评估,并降低行政干预。

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种。同时,为满足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需要,近期各地医保部门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又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

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将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金蒡清疫颗粒等14种医疗机构制剂和青石颗粒等6种中成药临时纳入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支付范围。

笔者感触:

科兴疫苗暴利,惨状还很新鲜。要极力地避免科兴现象再回来。

P药、医院制剂、中成药宽网络,都投入到轻中度治疗。中国医保向中国卫健、中国医疗说,后者拥有治疗主权。

中国卫健、中国医疗不迷信“专家用嘴量的以为数字”“坐办公室报的统计数字”,一定要看具体病例、具体治疗。

不忘初心,医疗就是这么来的,医疗也要这样才能继续发展。

P药及其他新冠口服药,在专业医生眼中,成色几何。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当然,也有专业医生说:我先不扯这个,我先去急救抢救病人吧。

有网友说:张文宏是个很正经的大医生。重症高峰下,急不能太急,要急最急的,就是抓新冠相关治疗的患者死亡。

最极端地,没有任何新冠口服药上市,怎么办?预防就会崩溃么?

从轻中度进展到重症的关键环节上需要清醒地有缓解和医疗衔接。

笔者想到了全科医疗,但与张文宏医生所述“以社区医院为主导”完全是两码事,内涵完全不同。

笔者想表达:鉴于基础病对进展为重症的关键影响,不仅呼吸科要发挥专业,其他专科保驾护航。

每一段治疗都有专业医生管理干预,而不是在全病程下面各扯皮。

新冠救治,从上游轻中度到下游重症怎么那么多!

不同治疗阶段之间,数字可以扯皮,但事情不能。

而公卫与医疗之间,事情可以扯皮,但数字不能。

感谢金灿荣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国谈,医保,重症,药品,抗疫,新冠药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