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祥教授丨ICE指导下PFO新流程
陆林祥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分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委员,2017年被国家卫计委聘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分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委员。擅长心血管介入诊疗,包括房颤预防卒中左心耳封堵、先心病介入封堵和心脏瓣膜性疾病介入治疗和等常见疾病介入治疗,完成法洛氏四联症的体肺侧枝、主动脉瓣瓣周漏、肺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窦瘤破裂介入封堵、主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等疑难疾病的治疗。
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目前ICE在一些房颤射频消融中心广泛开展,但在结构性心脏病的应用尚需积累更多的经验及探索。由上海市东方医院陆林祥教授团队摸索总结出的这套新流程为如何应用ICE指导PFO提供了新思路,术中实现介入精准封堵,为ICE在PFO及其他结构性心脏病中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及指导意义。
PFO简介
PFO与偏头痛(Migraine)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搏动性头痛为特点的常见慢性疾病;
Sztajzel等观察到在PFO患者中偏头痛患病率为36%, 而在无PFO者中仅为13%;
静脉血栓进入脑部形成的脑梗。
卵圆孔未闭(PFO)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大多数人房间隔的继发隔(离主动脉近的)和原发隔相互黏连形成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
PFO一般通过心脏彩超可以发现,病人很少挂心内科,多会选择神经科问诊。
形成血栓的原因:静脉血流改变了流速,通路狭窄 / 动静脉血凝血因子不一致。
PFO与ASD的区别:
ASD为直行血流,非斜行血流,断开两端回声强;
ASD一定是从左向右分流,不会脑卒中;PFO一定是从右向左分流,所以病人在运动,憋气的时候容易出问题。
PFO分型
两隔之间重叠的程度为PFO的长度,PFO长度范围为3~18mm,平均为8mm;PFO宽度大小范围从1~19mm不等,平均4.9mm。
根据结构特征可将PFO分为简单PFO和复杂PFO,简单PFO的特征为:长度短(<8mm)、无房间隔瘤(Atrialseptalaneurysm,ASA)、无过长的欧氏瓣(ValvulaEustachii,VE)或Chiari网、无肥厚的继发隔(≤6mm)及不并发房间隔缺损(ASD)。
不能满足上述条件为复杂PFO。
开展PFO 是否遇到过以下的困扰?
Part 1-ICE导管操作
1.ICE导管显示Homeview
2.顺转至LPV扇面(兔耳征)
3.P弯至AO根部出现
4.R弯至SVC出现,同时展示FO整体形态,寻找PFO位置。
Part 1-ICE显示FO形态
反复确认卵圆孔未闭合靶点
Part 2-导丝尝试穿过PFO
锚定靶点,尝试穿刺
Part 3-导丝置入LSPV
Part 4-ICE直视下封堵伞置入-左/右房盘面展开
Part 4-牵拉试验、多普勒检测
牵拉试验,确保封堵盘位置良好
多普勒确认封堵情况
ICE in PFO 优势总结
精准评估:无需TEE检查,卵圆窝FO多角度评估位置及孔隙;评估不同卵圆窝形态,以及与毗邻结构(AO,SVC等)的关系。
容易学习:结合三维降低学习难度,提升操作安全性;
观察清晰:离FO距离更近,观察PFO和评估反流都更加清晰;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