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新版诊疗方案指出新冠核酸检测和抗原皆可作为诊断标准

2023-01-13 17:38

目前我国新冠防疫已进入新阶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1月初,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在最新调整的方案中,对新冠病毒的定义、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

首先第一大调整就是关于疾病名称的调整,在12月发布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中,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是基于新冠病毒导致的临床症状进行调整的。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后,病毒致病力减弱,感染人体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等,仅有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

其二,就是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疑似病例”不再判定,随着诊断手段的日益丰富和诊断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过新冠核酸快速检测和抗原检测等实现及时、快速、准确诊断。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符合疾病特点但病原学检测较长时间不能明确的情况。

其三,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新冠抗原检测仍只作为新冠核酸检测的辅助手段,对于新冠病毒的防控采取“抗原筛查、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诊断”的监测模式。而在第十版中则明确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和新冠核酸快速检测阳性都可作为诊断标准。随着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检测准确性的不断提高,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感染者,能够通过抗原检测得到及时诊断。且考虑到多数感染者居家治疗,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

其四,就是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将此前的“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分类方式依据疾病特点的变化改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

其五,不在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这是对于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的再一次明确。

其六:进一步完善了治疗方法,将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纳入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抗病毒治疗手段。

最后则是对患者的“出院标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明确。

目前我国新冠防疫已进入新阶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图片版权说明: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冠状病毒感染,感染者,方案,诊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