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表示,期待着未来的机制研究深入揭示IL-38的生物学特性,并且通过对肠道、呼吸道和表皮组织等的研究,进一步揭示IL-38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功能。
最新报道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吴国球教授课题组在著名期刊上发表correspondence重点全面阐述IL-38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前沿资讯 ·
近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吴国球教授课题组在著名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IF:22.1)发表correspondence,重点全面阐述了IL-38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该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高珣副研究员和吴国球教授,合作单位为香港中文大学。
白细胞介素38 (interleukin-38, IL-38)是IL-1家族中的新成员,其基因序列与IL-1受体拮抗剂 (IL-1Ra)和IL-36Ra的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呈现IL-36部分受体拮抗剂的功能。自2001年首次发现以来,IL-38通过与其功能性受体IL-36R、IL-1R1和IL1RAPL1结合广泛参与胞内感染、炎症调控等体内免疫应答,因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到底是怎样的一项研究呢
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2016年课题组报道了IL-38在过敏性哮喘中的抗炎抗过敏效应,在其中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在病毒性RIG样受体(RLR)的配体poly (I:C) LyoVec的刺激下,IL-38能显著抑制IL-6、IL-1β、CCL5、TNF-α、CXCL10以及抗病毒干扰素IFN-β的表达,随后的研究发现虽然IL-38在健康的肺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但在与病毒有关的TLR3配体poly(I:C)诱导的肺损伤中,IL-38的表达显著增加并能有效抑制肺部炎症损伤。
随后,研究人员还发现IL-38在流感及SARS-CoV-2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中,血清IL-38水平可作为持续肝损伤和积极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除了抑制病毒性感染,IL-38在真菌性感染中同样发挥关键调控作用,IL-38可通过拮抗IL-36R通路抑制白色念珠菌诱导的机体Th1和Th17免疫应答。而在细菌感染中,IL-38基因的多态性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成明显正相关,并且 IL-38在成人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Treg来源的IL-38可通过增强IL-10、TGF-β1和免疫抑制Tregs的功能显著提升脓毒症的生存。此外,IL-38还可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和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进而抑制脓毒症的发生发展。
以上研究均表明IL-38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炎症损伤,而近年来,IL-38在免疫训练中的作用也受到了持续的关注。IL-38可阻断β-葡聚糖诱导的Akt/mTOR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抑制促炎性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从而抑制了β-葡聚糖诱导的免疫训练及机体随后对LPS二次刺激的反应。由于免疫训练在机体长期持续感染、继发感染和自身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而IL-38可能通过调节免疫训练产生长期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IL-38在依赖免疫训练的感染性疾病中具体发挥保护作用或有害作用或需进一步研究。
尽管目前IL-38感染性疾病中的抗炎效应表明IL-38是感染的一个有效治疗靶点,然而,IL-38在感染中的生物学特性尚未完全阐明:比如,目前广泛认为IL-38存在着不同氨基酸长短的重组蛋白质,导致其呈现不同的生物学活性,而存在于人体中的IL-38的具体表现形式,及这种蛋白质是如何对病原体产生快速反应依然未知。另外,IL-38是否可直接作用于病原体清除也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外,关于低浓度IL-38的抗炎效果明显高于高浓度的IL-38的潜在机制也亟待解决。研究人员表示,期待着未来的机制研究深入揭示IL-38的生物学特性,并且通过对肠道、呼吸道和表皮组织等的研究,进一步揭示IL-38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功能。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 程守勤
编排 / 王倩
校对 / 刘敏
配合 / 医学检验科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