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免疫调节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外泌体在免疫调节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是外泌体的生物学作用之一,涉及免疫激活,抗原表达调节和免疫抑制。抗原呈递细胞(APC)衍生的外泌体在免疫反应调节中的潜力。DC和巨噬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具有向靶细胞递送和呈递功能性MHC肽复合物的作用。B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抗原呈递和T细胞活化中的部分,在这项研究中,DC衍生的外泌体也表达I类和II类MHC分子。DC衍生的外泌体可以激活CD8和CD4 T细胞并诱导免疫反应。肝细胞癌(HCC)衍生的外泌体表达大量的Hsp70,通过上调抑制受体CD94和下调活化受体CD69来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并增加NK细胞的活性。
TME中分泌的外泌体可能触发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或可能抑制其抗肿瘤活性,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DE)激活免疫反应并增强抗癌作用。相反,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可以通过沉默抗肿瘤免疫反应来帮助肿瘤微环境编程、肿瘤进展和转移。肿瘤来源的外泌体通过其PD-L1蛋白抑制T细胞的活化,并且认为通过阻断外泌体PD-L1来抑制肿瘤生长。
DC衍生的外泌体对癌症疫苗开发具有潜在的益处,外泌体Hsp70可以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通过从靶细胞中去除有害DNA,防止异常免疫反应和阻断病毒细胞机器,证明了外泌体在细胞稳态中的作用。
然而,外泌体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和发病机制的基本成分,并且它们还通过向邻近细胞传递抗病毒因子来参与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血小板来源的外泌体携带前列腺素,在凝血、血栓形成、血管衰老、通透性和炎症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ME是癌症演变的指示性标志物,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素。TDE与其亲本癌细胞具有非常相似的生物学组成,TDE包含肿瘤来源的DNA、RNA、生长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外基质(ECM)分子、酶和不同的蛋白质。外泌体在肿瘤的演化和进展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转移和凋亡。通过转移化学抗性物质证明了TDE在肿瘤-肿瘤和肿瘤-成纤维细胞通讯中的作用,TDE可引起血管渗漏和肿瘤细胞播散。TDE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等货物组合物诱导TME中的血管生成。人肝细胞癌分泌外泌体血管生成素-2,并具有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新途径。TDE或小型EV通过肝素结合的贝伐珠单抗不敏感的VEGF促进血管生成,还可以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降解基质,激活巨噬细胞并干扰内皮细胞。外泌体在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细胞之间具有信号介导作用,TDE可以通过ECM重塑帮助形成僵硬的微环境。外泌体介导的ECM重塑促进TME中的局部肿瘤侵袭。
在TME中,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分泌外泌体,这可能会在营养剥夺条件下增强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分泌外泌体,这些TDE激活糖酵解,使癌细胞抗缺氧环境,糖酵解过程通过miRNA-145 / HIF-1α/ PDK1途径进行。外泌体通过诱导TGF-β和TGF-β激活激酶-1的表达来增强肿瘤侵袭、运动和转移。TDE通过将致癌特征转移到周围的内皮细胞,在TME的调节和塑造中起着限速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