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穿越2022拥抱你~

2023-01-10 14:5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护人员辛苦了谢谢你们,也请一定保重好身体。

“阳了吗?”“阳了。”

这样的对话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几年的疫情改变了许多

“阳过”之后人们正在缓慢地重拾秩序

三年来,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谈疫色变”,到现在社交媒体上,“阳过”们调侃自身的症状,“阳康”们畅谈对未来的展望。

焦虑的心态也逐渐回归平缓,最近,医院面临的压力剧增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很大,压力可想而知,白衣执甲、奋力坚守,医护人员也纷纷“中招”,可仍旧有这样一群人,像战士一般奋力坚守、冲锋陷阵,拼尽全力守护我们。

他们的付出应当被看见、被尊重请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正值感染高峰,人手紧缺,他们有的正在发烧,有的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但当得知医院人手不够时,都毅然表示,我可以!

强忍不适,坚持为患者看病。

超负荷工作,使医护人员承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他们何尝不想脱下厚重的防护服,回家躺下睡一觉。

可是工作需要,责任需要,他们只能一次次强撑着极度疲惫的身体,继续扑在工作岗位上。

看那些顶着病痛,赶了一台又一台手术,累得瘫倒的医生。看那些发着高烧,不断回复患者询问,嗓子都变得嘶哑的护士

……

我行!我来!这个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急诊部刘斯瑶医生忍着不适,坚持在急诊抢救室救治患者。」

「急诊部护士李云青,怀孕五个月,带病坚持预检分诊工作。」

「急诊部吴杨玲护士长没等身体康复,拖着疲惫的身体与同事们奋战在一线。」

「急诊预检林毓敏护士高烧40.3,差点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急诊部李智海作为急诊男护士,即使身体不适,也无休息地坚守岗位。」

「29日,内分泌糖尿病科改造为新冠亚重症病房二病区,当天收治36位患者,其中重症患者28位,护士长郑旋玲拖着发烧的身子,和同事们忙着安置患者,迟迟无法下班。」

「急诊部副主任潘满冬即使生病,也选择继续在二线连续值班48小时,奔走在诊室、抢救室、急诊病房和EICU之间。」

「“天选打工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林娟三天一个夜班,从未停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林益华副主任发烧40度,仍在岗位,他说,“不提倡这样,但呼吸人怎么敢去休息?”」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陈余锋高烧41度,仅稍稍休息两三天,就继续回科室上夜班。已经上了两轮夜班。28日从早上6点多上到夜里2点多,29日从下午17:00多上到凌晨1:00。」

41751673305899041

医护人员辛苦了谢谢你们,也请一定保重好身体。

生活的复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得拿出更多的耐心和智慧,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才能恢复理想中的活力与荣景,手拉手,放宽心。

就向前走吧

相信那一天

很快就会到来

一切恢复之后

你想去做什么?

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审核:陈雯   编辑:小夏一   图片:人民日报微博、小夏一图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急诊部,护士长,高烧,新冠疫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抱歉,今儿我缺席了~
    打开APP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赴我院调研
    打开APP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