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在化疗后心功能不全肿瘤患者的围术期使用
来源:医聊围术期
作者:马维浩 云南省肿瘤医院
点评:张延卓 柳州市工人医院
病例详情
病例点评 点评嘉宾:
建
张延卓
柳州市工人医院
点评内容:
病例选择:选择一例卵巢癌患者化疗后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进行了心脏功能的调整,诱导采用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结合艾司氯胺酮,依托咪酯的用药量较小,但是三种药物的复合应用,也可以抑制插管反射,同时避免诱导期患者的低血压。维持采用瑞芬太尼复合艾司氯胺酮,很好的抑制了术中的疼痛反射。术后复合TAP镇痛,结合布托啡诺,以及术前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良好的抑制了术后的疼痛。并且应有止吐药物抑制术后恶心呕吐,以及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成功的完成了一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麻醉。
病例亮点:本例病人诱导采用,利用艾司氯胺酮轻度的循环兴奋作用,抵消了其他麻醉药物的抑制心肌收缩和扩血管的作用,维持了循环的稳定。患者轻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所以艾司氯胺酮的增快心率的作用,对患者影响不大,同时阿片类药物还有降低心率的作用。同时艾司氯胺酮的镇痛作用较强,辅TAP阻滞,保证了患者术中和术后的镇痛,同时艾司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肿瘤患者术后的精神压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术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既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又可以有效地指导输液和调整心脏功能,对于患者的精准麻醉及监测非常重要。
病例不足:本例病人术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但是在病例描述中没有提及应用的是那种监测心脏功能的设备,是应用SVV还是PPV,是flowtrac还是Pro-AQT,或者是更加有创的漂浮导管技术。患者是肿瘤患者,术后是比较容易出现抑郁,但是作者没有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精神状态评分,其实是无法得出在该患者身上体现了艾司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如果能有抑郁评分进行诊断且术后进行长时间抑郁评分的随访以确定无抑郁表现便更加具有可信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