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阳”后胸闷气短?不妨“趴着睡”,俯卧位通气学起来!

2023-01-08 10:32   淮安瑞济医院

如果进行“俯卧位通气”时出现心慌心悸、胸前区不适等,建议休息后再尝试,如果仍然出现相同情况,应立即停止。

很多小伙伴“阳”了后,除了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还时常感觉呼吸不畅、憋气困难,尤其是老年人更易胸闷气短。

其实一个简单的动作——“趴着”,就能有效改善通气哦!这个“趴”,在医学上又称“俯卧位通气”。

日前,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依旧指出,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 

33081673139834101

(截自“诊疗方案”)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

通俗地讲,就是让患者“趴着”通气,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也能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

为啥趴着就有效?

这是因为,人体的肺由一个个小气球样的肺泡组成,其中约60%的肺组织靠近人体背侧。

当你仰着睡~

大部分肺都在下方,很多小气球(肺泡)被压塌、罢工了,光有血不通气!就会出现低氧、闷、喘、心慌等……

而当你趴着睡~

背部换到上面,原来压塌的小气球不再受压了,氧气又能吹进去,二氧化碳也能呼出来,小气球又鼓起来继续干活了!

小气球一复工,肺里既有气又有血,通气与血流比例更协调了,呼吸就会更顺畅、省劲。在重力作用下,痰也更容易咳出来哦!

所有人都能趴吗?

虽然俯卧位通气方法简单有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以下这13种情况不能俯卧位通气,包括:

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病患者;颅脑外伤伴中、重度颅内高压者;急性出血性疾病;严重多发伤,伴颈椎、脊柱、骨盆、胸壁及腹部严重受损者;严重颜面部创伤或近期颜面部手术;近期气管手术、胸骨手术或骨科手术的患者;近期腹部手术;近期放置心脏起搏器(2天内);明确深静脉血栓治疗少于2天;妊娠;对俯卧位难以耐受者;俯卧位后氧合指标反而恶化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什么时候开始趴?怎么趴?

正确的做法是应趴尽趴,应趴早趴!建议每天至少趴够12小时。

这里不是让你一次性连续12小时,而是在一天内分次趴,每次2小时左右。

建议俯卧位时段:09:00-11:30、14:00-16:30、20:00-22:00、23:00-06:00。

可以准备几个软枕,分别垫在前额下方、胸部下方、膝盖、脚踝等,一方面是为了舒适,便于保持“趴”的姿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造成骨突出部位皮肤压力性损伤。 

趴的时候,还可以边追剧、边聊天、边视频、边看书等,适当分散注意力,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也不会觉得特别累。

若是俯卧位姿势趴累了,也可以适当换换侧卧位或休息会儿,再继续趴。总之,怎么舒服怎么趴,趴着就对了!

俯卧位通气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长时间的压迫,清醒俯卧位通气的小伙伴们要记得活动一下上肢和脖子哦。此外,以下这些事项也要注意:

1)俯卧前2小时暂停进食;鼻胃管者需回抽出胃内残余量,可留置鼻肠管;

2)需要2-3个枕头:第1个枕头垫在前额下方、第2个枕头垫在胸部。

3)孕妇、肥胖患者、腹部伤口者,使用第3个枕头垫于髋部,尽量空出腹部避免受压。

4)如需同时吸氧,注意预留出氧气管与面罩的空间,方便调节观察。

5)身体放松,不要用手肘或肩部用力,避免平板支撑或俯卧撑姿势。

6)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穿太厚的衣物。

最后,特别提醒:如果进行“俯卧位通气”时出现心慌心悸、胸前区不适等,建议休息后再尝试,如果仍然出现相同情况,应立即停止;老年人俯卧位通气需要家人加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另外,若已采取了俯卧位通气,但不适症状依然没有改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来源:综合整理编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胸闷气短,俯卧位,通气,腹部,胸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