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分级系统”在研究形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经过大量研究,遴选出三个重要的解剖学标志,即:肠系膜上动脉、第一、第二肝门血管,认为三者是决定手术策略的关键解剖标志。
历史久远的梅奥分类系统
梅奥分类系统 (Mayo Clinic Classification) 是应用最广泛的癌栓分级标准,在开放手术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梅奥分级系统在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梅奥分级系统左肾静脉癌栓及肝后段癌栓分类缺乏明确的解剖学标志,导致大血管阻断和离断策略不明确的缺陷:
左侧0级癌栓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左肾静脉的解剖位置关系(左肾静脉从肠系膜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穿过),右侧卧位难以将肾静脉游离跨越肠系膜动脉至下腔静脉入口进行离断;
Ⅰ级癌栓界定为距肾静脉开口2cm以内的下腔静脉癌栓,对应的手术策略为将癌栓挤回肾静脉后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该类挤压癌栓的策略在微创手术中既难以操作也不安全,极易发生癌栓破碎,造成癌栓脱落和致死性肺栓塞;
Ⅱ级癌栓分级标准过于宽泛,对应了多种手术策略,不能正确指导第三肝门处理、肝脏游离方式、范围和大血管的阻断和重建原则等重要手术策略的制定。
应运而生的“301分级系统”
针对梅奥分类系统的弊端,国内多家医学中心都积极探索微创手术下的静脉癌栓分级方法及手术策略。在《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301分级系统”已被列入“肾细胞癌伴静脉癌栓的分级”章节中。
“301分级系统”在研究形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经过大量研究,遴选出三个重要的解剖学标志,即:肠系膜上动脉、第一、第二肝门血管,认为三者是决定手术策略的关键解剖标志。
对于左侧肾静脉内瘤栓,“301分级系统”以肠系膜上动脉为界,划分0a与0b两级。肠系膜上动脉为解剖标志,术前可通过MRI判读(临床实践中,“301分级系统”除通过MRI评估外,也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提升分级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而第一、第二肝门血管是划分I-III级的重要依据。
“301分级系统”对手术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马鑫等.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机器人手术策略.临床外科杂志.2021,2:29(2).
编辑:邓晓君
审核:王欣
终审:郭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