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原创】降低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率(上篇)

2023-01-08 11:08   感控蓝蜻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涉及手术切口以外的任何器官(或腔隙)感染。

作者 介绍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阮顺生—主管药师

耿秀霞—主任护师

孙芳—副主任护师

白玉琴  周敏

背  景    

手术部位的感染分为浅表组织术后感染、深层组织术后感染及器官/腔隙术后感染。据统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在医院感染发病中居第3位,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周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2]。同时,患者术后感染与院感工作、医患纠纷等存在密切联系,不利于医院工作的正常展开[3],故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工作之重。

我院2021年7月份手术后感染1人次,感染率未0.16%,2021年8月共发生手术后感染7人次,感染率为1.57%,环比7月份有明显升高,现从2021年9月1日,针对手术部位切口感染进行持续质量改进(CQI)。

CQI实施步骤

1组织管理

落实由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护士长-科主任组成的科内四级质控体系。手术室所有医护人员及感控科人员参与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讨论分析及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学习,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操作流程,制定改进计划。感控科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查、指导计划的落实情况。

2收集、分析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21年7月份手术人数为618人次,发生感染人数为1人次,感染率为0.16%,发生感染科室为骨科,主要感染部位为器官/腔隙术后感染。2021年8月份手术人数为434人次,发生感染人数为7人次,感染率为1.57%,发生感染科室为骨科、手足外科、胃肠外科及心胸外科,主要感染部位为浅表组织术后感染2人次,深部组织术后感染3人次,器官/腔隙术后感染2人次。见下表:

感染主要表现为:手术部位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部分分泌物培养科培养处细菌。参照2000年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SSI诊断标准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

(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迹象。

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3)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涉及手术切口以外的任何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引流管或穿刺有脓液。

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迹象。

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来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院感科

编辑:蓝蜻蜓 宛秋、JI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感染率,分泌物,医院,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