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潘守东主任团队——追光·中国麻醉行业科研一览(2021-2022)-华北篇
前言
岁月荏苒,时光不居,创新中国笃行致远,搭建起广阔的平台,赋予麻醉学更多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国内麻醉学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重磅发表,攀画学科发展的崭新蓝图,为行业崛起注入了源源动力。
见微知著,原始见终,为集中展示中国麻醉行业科研新成果,促进麻醉行业不同领域间学习交流,激励麻醉同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学科科研事业,特精选一批颜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飨共勉。
借此契机,我们也将优秀企业的科研成果、发展规划,及企业管理者的科研感悟集萃汇编,展示中国企业麻醉、围术期产品科研创新成就,供行业内互动分享,推动行业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携手共进、志存高远,共同见证中国麻醉行业科研创新的累累硕果,共同见证榜样的澎湃力量!
2021-2022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潘守东 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小儿麻醉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麻醉专培专科委员会委员,国家级儿科麻醉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儿科麻醉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麻醉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镇痛委员会常委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系成员,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委员会麻醉专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主持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等课题多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国家卫健委《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小儿麻醉手册》等教材编写。组建儿童日间手术中心和镇静镇痛中心,《儿童医院无哭声手术室的构建和实践》获得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教中心2021年度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奖。
2021 年 1 月至今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共发表 9 篇 SCI 文章,其中中科院分区一区 1篇, 二区 2篇,发文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行腹腔镜大手术的学龄前儿童(1-6岁)中,术后当天进入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的第一个夜间,与单纯使用舒芬太尼(0.04 ug/kg/h)持续术后镇痛相比,合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3 ug/kg/h),可明显延长N1期和N2期睡眠时间;而在学龄儿童(6-10岁)中,尽管N1和N2期睡眠时间延长,同时也观察到快速动眼睡眠(REM)时间缩短,以及部分患儿出现心率和血压显著降低。提示合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学龄前儿童术后第一天在ICU内的睡眠质量,而用于学龄儿童时应慎重,尤其需要密切监护心率和血压。
儿童腹腔镜日间手术(如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等),虽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但术后疼痛并不低于开放手术。本中心将改良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儿童日间腹腔镜手术,通过随机对照研究(n = 90)发现,与单纯全麻或全麻联合局麻药伤口浸润相比,神经阻滞技术可显著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疼痛评分(FLACC疼痛评分)。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