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是在引物引导下由DNA聚合酶催化的对特定DNA序列进行连续多次的体外扩增反应。
上期课程回顾
上一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0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王祥教授带领大家学习了“Sanger测序和ARMS法在分子病理检测中的应用及结果判读要点”,王教授分别介绍了Sanger测序和ARMS法在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判读。
内容摘要
技术驱动精准医疗发展:
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革新:1990-2001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高通量测序、单分子测序、纳米孔测序等技术
生物医学分析技术进步:液体活检技术、数字PCR技术、基因芯片、质谱技术
大数据分析工具出现:云技术、人工智能算法、IBM Watson
精准医疗与分子病理:
精准医疗的实质包括两个方面,即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
精准诊断主要就是分子病理基因检测诊断,精准治疗主要就是个体化治疗。
没有准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的治疗,分子病理检测是个体化治疗首要条件,就像定位制导技术对精准制导武器的重要性一样。
Sanger测序
图1:DNA测序示意图
图2:Sanger测序实验流程
Sanger测序临床应用:
胃肠间质瘤GIST(CKIT、PDGFRA基因)、β-cat基因、MYD88基因、BRAF基因......
Sanger测序结果分析:
检测突变类型:
单碱基变异(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NV):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无义突变
插入突变(insertion)
缺失突变(deletion)
图3:单碱基变异(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NV)
图4:插入突变(insertion)/缺失突变(deletion)
影响测序结果主要因素:
引物:设计合理、分装储存
模板:最好2年内FFPE样本、合适的上样量
纯化:纯化酶避免反复冻融、分装储存
机器:电泳液、POP胶、毛细管
好的结果是正确判读的基础:
样本质量
引物
纯化
突变丰度
正反向比对,排除杂峰干扰
关注小尾巴、套峰
当心纯合性缺失
结合热点突变及临床诊断综合判断
PCR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是在引物引导下由DNA聚合酶催化的对特定DNA序列进行连续多次的体外扩增反应。
图5:数字PCR、实时荧光定量PCR与传统PCR对比
图6:PCR反应过程
ARMS法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
图7:ARMS法原理
图8:ARMS法操作流程
ARMS法临床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EGFR、LMG)、结直肠癌(KNPB)、甲状腺癌(KRAS、BRAF)......
ARMS法结果判读:
图9:ARMS法结果判读
设计:鹏飞
编辑:颖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