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致右心衰竭及至死亡的一组心肺血管疾病。
上海医学科技奖
为表彰在上海卫生健康系统中做出优异科技创新成果的医学工作者,2021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于近日举行。
仁济医院共有6项科技成果荣获本届上海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快来看看这些获奖项目吧!
2021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肺动脉高压疾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新技术应用研究第一完成人沈节艳
项目简介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致右心衰竭及至死亡的一组心肺血管疾病。PAH亚类繁多,临床表现非特异,早期诊断不及时,致病机理不清,治疗药物少且昂贵,导致PAH患者进展快,被称为心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课题组围绕从肺动脉到右心的疾病进程,从90年代起率先在国内开展PAH致病机制、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法等一系列从临床到基础再回归临床的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
(1)PAH致病机制新突破——从肺动脉到右心重塑的免疫炎症机制。本项目组从93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PAH(SLE-PAH)机制研究,揭示PAH中免疫炎症的重要性。随后在野百合碱诱导PAH大鼠肺组织中发现炎症因子TGF-β/IL-6、NF-κB p65等高表达,涉及miRNA-125a-5p、Nur77等调控机制,并首次发现抗炎药阿司匹林、5-氨基水杨酸可改善大鼠肺血管重塑和右心肥厚,揭示炎症贯穿从肺动脉到右心的整个病理过程,为PAH治疗新方向奠定了基础。
(2)PAH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新突破——从心脏超声到血管内超声(IVUS)的拓展应用。本项目自90年代起开展超声筛查和早期诊断,首先提出联合三尖瓣返流速度和肺血流加速时间估测肺动脉压力能更准确筛查PAH患者,数据被包括2004年全球首个PAH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PAH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在内的多个国内外PAH指南引用。此外,研发了复合超声定量指标、斑点追踪、四维超声在评估PAH患者右心功能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最后,科学引入血管内超声(IVUS),揭示PAH患者肺血管病变部位决定预后等重要成果。
(3)PAH治疗药物新开发——从创新、联合到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2000年PAH靶向药物尚未进入中国前,创新性应用Lipo-PGE1治疗PAH患者获成功,为中国无药可治的PAH患者带来生路;2006年设计伊洛前列素续减、西地那非递增联合治疗方法获高效价比,减轻PAH患者医疗负担;2007年参加他汀治疗PAH的多中心研究,解开业界争议;2008年后参加PAH新药伐地那非、曲前列尼尔、马昔滕坦、司来帕格等靶向药物的RCT研究等,为PAH新药研发做出重要贡献。
(4)PAH流行病学新贡献——PAH亚类的原创性成果。本项目率先发布我国 ①SLE合并PAH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1999年);②肝移植受者门脉高压相关性PAH患病率及临床特点(2019年),填补了我国这一亚型相关资料的空缺;③一胎、二胎妊娠新发PAH发病率、临床特征和远期预后(2020年),这也是国际上首个妊娠相关PAH的流行病学资料。
第一完成人介绍
仁济医院心内科是全国首批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中心之卓越中心。沈节艳教授担任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肺血管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病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学组组长。发表SCI论文32篇,主编《东方心脏文库--肺血管疾病病例解析》1部。多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PAH诊治指南引用。连续举办《浦江之声》肺血管病国家继教班9届、《东方心脏病大会》肺循环疾病论坛9届,举办上海医学会“健康方向盘”系列活动-“蓝嘴唇”之梦10届,并将PAH诊治新技术推广至基层医院,为我国PAH诊治做出了贡献,具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