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毒株会让我们二次感染吗?囤药不如囤免疫力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似有卷土重来之势。一种代号为XBB.1.5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在美国强势崛起。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于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XBB.1.5在短短一周内感染比例从20%骤增至40%以上,成为了美国头号流行毒株。
XBB.1.5是什么?
「德尔塔」「奥密克戎」和「BA」、「XBB」,是新冠病毒两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特别重要的变异会被赋予奥密克戎(Ο,读作:Omicron)这样的希腊字母命名。
其他众多变异只拥有各自的标准字母数字命名,比如 BA.5.2、XBB.1.5 等。
而字母X开头的变异株,代表两个不一样的病毒分支发生了重组。
XBB是BA.2.10.1 和 BA.2.75 两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的重组体,并且XBB可进一步细分为XBB.1、XBB.1.5等子系毒株。其中XBB.1.5是目前增长趋势最快的重组变异株。
XBB.1.5的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看作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
国内外专家预计,XBB.1.5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需要密切关注。
上海、杭州已监测到XBB
XBB优势毒株,已在我国出现。
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XBB传入我国,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
近日,上海监测到25例XBB感染患者,其中有3例属于XBB.1.5,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今日(1月3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在闭环管理的入境人员中检测出了XBB等奥密克戎进化分支病毒株。
XBB.1.5会导致二次感染吗?
一般来说,二次感染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之前感染的毒株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感染。
另一方面则是看人自身抗体水平。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某一毒株之后,短时间内重复感染同一毒株的可能性比较低。
XBB仍属于奥密克戎的亚分支,是BA.2下面的变异株的重组变异毒株,和我国流行的BA.5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免疫逃逸能力增强。
因追踪新冠病毒的演化并准确预测了新突变和新毒株的出现,而入选《Nature》2022年度科学影响“十大人物”的新冠预测者(COVID-predictor)、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曹云龙表示:
即使是感染了BF.7,康复后产生的抗体对XBB等最新突变株的中和能力也较低。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国内BA.5.2和BF.7感染高峰过去后,不排除出现因XBB或者是其他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毒株驱动的感染高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也持有相同观点:现在感染BF.7、BA.5.2,如果出现新的变异株,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风险。
事实上,在国际上其它地区,重复感染已司空见惯。据悉,XBB.1.5曾于2022年10月在新加坡造成一小波感染潮,并且有一部分是二次感染,所幸未曾引起住院和死亡数的明显增加。
如何应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
病毒的变异演化是一直都在进行的,永远都会有新的病毒变种出现。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远不止新冠病毒需要我们担心——就像我们的老对手流感,也会时不时变异出一些更具杀伤力的毒株。
正因为这种威胁永远存在,所以我们只能用持久战的方式来对抗病毒。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明确地说:“目前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一些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在感染早期使用,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药是治疗的,不是用于预防的。别跟风囤药,囤免疫力才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对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免疫力。
我们的免疫力就像是一堵城墙,它可以拦住自然界的绝大多数的病原体,但有时候,一些爬墙能力比较出色的病毒,会成功翻过,入侵身体。
免疫力和病毒之间的战斗,就是一场垒墙vs爬墙的比拼。
而我们会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或者被病毒入侵之后,对这一大类病毒进行更针对性的防御——也就是把墙垒得更高一些。这个时候,墙很高,抗体很足,就不怕病毒入侵了。
可无论是新冠病毒自然感染还是新冠疫苗接种带来的保护力,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持续下降。
但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永远不会得新冠肺炎——在接种疫苗而获得额外的免疫保护下降之后,他们的免疫墙依然看起来比一般人更高更坚固?
尤其是在防疫“放开”的这段日子,虽然很多人都感染了病毒,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生病。你会发现身边总会有一两个生活在“阳间”里却一直没有感染的朋友,这些人显然曾与家庭中或工作中的病毒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但他们自己却对感染具有抵抗力。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先前的某类普通感冒病毒感染而导致免疫细胞T细胞水平较高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小。
T细胞的抗病毒效应启发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新冠感染。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技术的大力发展,在当今时代,免疫细胞存储已经慢慢走入了每一位爱健康人士的生活中。
在健康的时候,将自己充满活力的免疫细胞冻存起来,让其长久保持活性。这样就能在需要的时候,通过体外培养免疫细胞种子资源,使其数量成千倍增长,再定期回输到机体,快速提升体内免疫细胞水平,加固体内的免疫墙。
总结:
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再到如今的XBB.1.5,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每隔几个月就会换一个名字,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病毒一直在不断进化或改变,人类也应该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的免疫机制,来减少病毒突变带给我们的伤害。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免疫力是健康的防御屏障。如果年轻时将自己的免疫细胞存储起来,日后将作为守护健康免疫力的“有利武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