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堵在气管差点被送走!学会拍背排痰能救命
“阳”了后
才发现感染新冠后的
水泥封鼻、刀片拉嗓
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咳痰
“阳”后痰又多又黏稠
有时候一口气愣是上不来
尤其是一些
很难自主咳痰的老年人
处境更危险
所以掌握一些辅助咳痰的方法
非常有必要
痰多痰稠咳不出
学会拍背能救命
学会拍背排痰,不仅对于新冠后导致的多痰和痰液黏稠有帮助,对于家有慢性基础疾病以及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
1. 叩击背部产生振动可松动气管壁上的痰液,驱动痰液从远端气管移向近端气管,使痰液容易排出。
2. 咳嗽可以有效将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及肺不张,也可以将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挤出,使肺有效地扩张起来。
▲图源:丁香医生
牢记这5个动作要领
才是1次有效的拍背排痰
原则:操作者立于病人患侧,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从第10肋间隙,胸部第6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
时机:雾化后、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
体位:坐位或侧卧位。
方法: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空杯状,以手腕力量,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叩击的声音应该是空的,而不是拍击的声音。
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秒2-5次
(温馨提示:注意避开乳房、脊柱、骨突处、肾区、肝区、脾区)
叩背手势👆
需要叩背:
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不利
拍背排痰虽有用
这几类人群也不能用
人工叩击排痰也是有禁忌症的——
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咯血、肺水肿、血栓高危人群、低血压以及近期心肌梗死、肺栓塞等患者,不适用人工叩击排痰。
为老年人叩背排痰-视频讲解
步骤:
1、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洁 洗净双手 无长指甲
2、用物准备:
吸管,水杯,弯盘,纸巾
3、老年人准备
老年人平卧于床上
4、护理员走到老人床前,解释原因,询问其身体情况
(有无头晕,是否需要大小便)
5、拉下护栏,将老年人翻身侧卧面向护理员,帮老人盖好杯子,注意保暖。
6、将纸巾放在枕头旁边
7、拉平衣服,一手扶着肩部,叩背时,避开乳房和心脏的位置,勿在脊椎、骨突部位进行。
8、五指并拢,手掌背屈,掌心留出空隙,利用腕力快速、有节奏的叩击老年人背部,从下至上叩至肩下,由外向内进行叩背数次
9、告诉老年人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咳痰,用纸巾擦拭老年人嘴角,扶老年人躺下后整理用物。
10、水杯倒入清水,插上吸管,让老年人漱口.用纸巾擦干老年人嘴边的水渍。
注意事项:
1、操作前注意要先温暖双手,以免手过凉而引起老人的不舒适;
2、老人可取侧卧位或坐位,叩背之前要将老人的身体支撑点安置妥当;
3、叩拍背部之前操作者先将手五指并拢,微弯曲手指,使手背隆起呈环杯状再叩击老人的背部;
4、叩背的力度要适宜,过轻不能使痰液顺利排出,过重则会发生损伤;
5、叩背的时间约10~15分钟,操作中随时观察和询问老人的感受和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
6、叩背时要注意位置必须准确,不能叩在肾区和脊柱处;
7、避免在老人进餐后叩背。
最后划重点✔️
• 1 首先叩背时应用单层薄布保护叩击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但覆盖物也不宜太厚,以免降低叩击效果。
• 2 叩击时用空掌心,手掌弯曲成小碗状。
• 3 叩背方向是由下往上,由两侧向中间的方向进行拍背。
• 4 叩背时应避开肾区及脊柱、肩胛骨。
• 5 叩击的力度适中,以老人不感到疼痛为宜,一般每次叩击5-10分钟。
• 6 叩背一般在饭后2小时前30分钟完成,以免在叩击过程中发生呕吐。
• 7 叩背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老人面色、呼吸等体征的变化。
• 8 叩背后协助老人休息,漱口、少量饮水以去除口腔内痰液气味。
一图读懂——正确拍背排痰的五个步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