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成头号“杀手”?间充质干细胞带来新希望

2023
01/04

+
分享
评论
北科生物
A-
A+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有着比较好的效果,随着研究的继续,相信将来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将会向临床应用阶段转化,拯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脑卒中患者!

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World Stroke Day),世界卒中日由世界卒中组织(WSO)呼吁设立,旨在呼吁全球范围加强公众对卒中的认识。

55801672647214690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并发症多等特征,尤其是急性中风主要表现为偏瘫,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虽然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修复能力较差。

48551672647214960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目前,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成为最常见的病死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中国脑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14.8/10万人,发病率为246.8/10万人,病死率为114.8/10万人。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每年270/10万人,病死率为26%。

目前,脑卒中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无特效药,仅可使用对症支持治疗药物;静脉内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是目前可用于急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具有狭窄的治疗窗口。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应用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干细胞在脑卒中治疗方面的应用。且多项证据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在未来作为一种“攻克”脑中风难题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在脑卒中的修复方面越来越被寄予厚望。

干细胞如何“攻克”脑卒中难题?

缺血性脑中风时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引发的缺血、缺氧现象是脑部组织损伤、甚至神经元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神经突触联系中断以及神经元网络中断,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39311672647215455

神经细胞及神经网络的损伤自然情况下被视为不可逆性损伤,加之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认为无增殖能力,无法对损伤的神经细胞进行替代、补充,这是脑中风一旦患病后遗症严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干细胞疗法依靠细胞替代和调节拥有辅助功能的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两个主要思路对脑中风进行治疗。[1]

细胞替代

若假设脑中风是一场发生在人脑中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有的细胞不幸殒命“战死( 坏死) ”,有的细胞成了“残兵( 受损) ”,他们都不能再坚守岗位发挥本职作用,而细胞替代即利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人工诱导产生新的“兵源( 新细胞) ”,替代残兵补上空缺,为战役增加助力,以期能战胜疾病,已在多个实验证明干细胞可发挥此作用,且部分已有临床尝试。[2]

1731672647215802

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分泌

( 1) 释放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大类由神经元微环境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神经元细胞体,起营养及促进神经反射活动的恢复的作用,如学习、记忆等功能恢复。在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后,经干细胞移植入体内的神经干细胞期会向受损区域迁移、分化,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

26791672647216076

也就是说,移植的干细胞在进入脑损伤环境后通过分泌神经营养素、生长因子和其他支持性物质发挥“营养工厂”的作用,可能对受损的大脑产生持续的治疗作用。

2、降低轴突

轴突是连接着神经元细胞体和下一级神经元的细而长的突起,是神经元胞体的延长部分,能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元间信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结构,但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轴突再生困难,堪比女娲补天。

25931672647216432

近年来经过科学家不懈研究,终于发现让轴突这个睡美人陷入休眠的纺锤———脑中风受损局部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表达增高。目前已明确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主要为Nogo-A、MAG、OMgp,其通过结合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复合物发挥抑制轴突再生的作用,已有实验证明脂肪干细胞移植能抑制 Nogo-A 抑制因子表达、脑出血后损伤部位表达增多的OMgp、MAG 也可在移植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得到下调。[4]

3、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中风后的脑受损区域的生长因子会自然的增加并且促进细胞增殖,此过程受附近神经营养素的数量影响。输注干细胞后,他不仅能为收到生长因子信号的神经元细胞提供神经营养素,同时也会分泌生长因子(包括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5]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

2021年,一篇发表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的一篇综述[6],通过Meta分析明确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与疗效,并提供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91591672647216559

文章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1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时,间充质干细胞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优于对照组。

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一定程度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此外,2020年2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中心批准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申请,由北京天坛医院等机构联合开展了评估缺血性耐受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t-h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Ⅰ/Ⅱa期临床试验,对于中国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11672647216856

展望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有着最精密又最复杂的结构,与人类的行、思、说、学息息相关,哪怕体积微若米粒的结构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脑卒中治疗不可忽略。

29781672647217065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有着比较好的效果,随着研究的继续,相信将来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将会向临床应用阶段转化,拯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脑卒中患者!

参考文献:

[1]古香儿,孙硕,毛露,陈艾东.干细胞治疗脑中风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2):181-183.

[2]安阳方,汤永红.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25(12):1280-1286.

[3] Napoli E,Lippert T,Borlongan CV . Stem Cell Therapy: Repur- posing Cell-Based Regenerative Medicine Beyond Cell Replace- ment〔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2018,1079:87-91.

[4] 王杰华,李国前.脂肪干细胞移植抑制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组织 Nogo-A 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 (1):39-43.

[5] 李健琳,韩江全,陈玲. 川芎嗪和葛根素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调亡及Caspase-3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37(4):423-425.

[6]胡斐,王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01):76-82.

注释: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干细胞,脑卒中,治疗,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