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资源,上下一心!佛中医全力保障急危重症病患救治
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保健康、防重症、保障群众就医用药,是各医疗单位的当务之急。由于新冠感染的重症高风险人群中,高龄及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居多,为了保障急危重症病患的救治,我院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统筹资源、创新机制,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最急迫的问题。
急诊前线,守好危急病患救治防线
“伯伯,现在给您吊针和吸氧!”
“这位病人要抽血。”
“安排这位病人去做CT。”
……
12月29日,在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声音交织,医护人员穿梭奔忙,各项抢救工作正紧张进行。
我院急诊科抢救区工作现场
据急诊科兼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周建仪表示,自12月16日起,急诊科接诊患者从平时日均200多人不断攀升,12月24日更出现第一波高峰,达464人次。“患者以呼吸道疾病为主,70至80岁老人居多,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当中不少是新冠病毒感染引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等病患。”急诊科副主任张英俭说道,危急重症增多,最近每天在急诊都要进行50到60次的抢救,工作超负荷运转。
为了让更多病患得到及时救治,急诊科腾挪空间,抢救区从原来的8张床增至14张,创伤区原来4张病床增至13张,EICU、留观区也相应增加病床,急诊骨伤复位及骨科诊室临时划为清创手术室,以更好满足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紧急救治。
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大批感染、减员,人手压力倍增。90后护士黎颖琪是科里仅存不多的“未阳人”,看到同事们陆续生病告假,她毅然坚守阵线,已经连续上班15天。前几天,EICU护工也病倒了,除了份内的护理工作,给病人翻身拍背、处理大小二便、换床单、消毒等基础护理工作,她都一手承担。回到家,她还要照顾感染患病的家人。“累是肯定的,但科室人手太紧张了,很多病人等着我们救治,如果自己身体没什么不舒服,能上班就坚持做下去。”
急诊科90后护士黎颖琪在EICU为患者进行护理
岑翠华主管护师生病休息4天,退烧后便主动申请回院上班,尽管声音嘶哑,咳嗽不断,但仍竭力与家属做好沟通,处理一波又一波病人。“送院急救的基本是老人家,心里都很着急,无论多困难,都希望尽自己能力,救治这些重症患者。”
急诊科岑翠华主管护师为患者输液
刚结束半年援藏的刘宝华副主任中医师,回到佛山也马上投奔前线。“回来就遇到这波高峰了,忙起来喝水都没时间,病人很辛苦,都希望齐心协力,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急诊科刘宝华副主任中医师在抢救区工作中
急诊护理微信群中,一个个症状缓解后主动请缨回科室帮忙的消息,让周建仪尤为感动。科室也通过对内优化人力配置、对外申请支援等措施,保障员工健康状况的同时,实现救治工作高效运转。“在医院的统一调配下,各科室也抽调设备、人员等支援急诊一线,尽管困难重重,但同事们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周建仪说。
重症救治,中西结合为生命护航
同样满负荷状态的还有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以新冠病毒感染引致的肺炎、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病患为主。
我院重症医学科接管NICU,医护人员正进行查房
一名80多岁的老人本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有脑梗病史,12月26日因咳嗽气促、全身乏力及精神差,经120救护车送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等。
由于病情危重,马上转到ICU治疗。该科主任马明远表示,患者转来后体温一度超过39℃,四肢冰凉、指脉氧低于90%(低于93%为重症新冠肺炎表现),出现重症新冠肺炎脓毒性休克,生命体征不稳。该科治疗团队马上为其进行抗病毒、抗感染、维持循环稳定及氧疗等综合措施,配合我院特色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患者第二天情况好转,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并予入院第三天转出ICU。“患者得以成功救治,是中西医综合治疗相辅相成的结果,也是我院急诊科、ICU、感染科及全科医学科等科室紧密协作救治及时到位的成效。”马明远表示,面对大量救治需求和重症救护人员短缺等问题,科室也在医院的统筹下,与各科室及时沟通,协调资源,努力提高病床周转率,让更多重症病患得到有效救治。
张云海主任中医师表示:“吞刀片、水泥鼻、发烧、怕冷,这些我们都经历过,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同事都带病上班,但同时我们也要保证医疗质量,特别是重症患者,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同组医生都会互相提醒,反复核实各项操作,确保精准高效施救。”
重症医学科张云海主任中医师救治重症患者
而另一名59岁患者因咳嗽咳痰10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2月30日在外院CT检查被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氧合不佳,病情危殆,当天下午即转入我院ICU救治。患者转入时神志模糊,血氧难以维持。马明远立即组织邓梦华、张云海、江皓波、许伟贤等ECMO小组成员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决定采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进行救治。党委书记张斌、副院长陈苹高度重视,也到场指挥救治。经迅速置管,约1小时后ECMO成功运转,患者呼吸情况及氧合得到改善,至发稿时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马明远表示:“ECMO团队将继续对该患者进行精细化综合管理,尽全力避免并发症发生。”
CT显示患者已出现“白肺”
我院党委书记张斌、副院长陈苹到场指挥救治
ICU团队正在抢救ECMO病人
全面统筹,优化资源保障救治运作顺畅
围绕医院如何统筹资源、协调运转,我院党委连日来发挥统率作用,加强研判、深入一线指挥,针对当下最紧急、最棘手的问题,摆困难、谈对策、定方案,统一思想,谋定而动。
医院领导班子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
12月下旬起,我院将新冠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召开频次作出调整,院领导定期听取职能管理部门及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负责人汇报当天救治情况,及时商讨对策,解决问题。
为避免急诊科、ICU出现急危重症资源挤兑,在医院统一调度下,多个科室根据住院病人数量动态作出合并、分流等调整。综合ICU全面接管NICU,肺病呼吸科扩容,与感染科、中医经典病房一同,以收治新冠感染重症病人为主。何明丰强调:“各科也要配合医院统筹,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把急诊留观重症患者收进病房,尽最大努力避免病情加剧转为危重症。”同时,全院统筹各类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使用调配,以满足危急重症患者抢救需求。
我院院长何明丰在疫情防控专题会上发言
此外,医院也将创新机制,成立专项治疗组,以重症救治、插管抢救、中医会诊等模块分组,让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各司其职,实现精准高效救治。
肺病呼吸科不少医护人员带病上岗,收治大量重症患者
感染科主任马晓军与团队查房
马晓军与患者握手,让患者安心养病
中医经典病房30日开科即收治14名重症患者
人力调度方面,我院也在此期间从全院动态调派有经验的医护支援急诊科、ICU等岗位,并在实战中强化培训,不断充实危急重症救治精锐部队的力量。
我院党委书记张斌强调,保证医疗安全是当下的新形势、新课题,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员工全力做好医疗救护。他也特别提醒医院工会、后勤部门及各科室,关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为医疗救治筑牢“保障防线”。
我院党委书记张斌在疫情防控专题会上发言
后记:
为了不耽误临床繁忙工作,此次采访,笔者在紧跟医护人员马不停蹄的脚步中完成。采访期间,一名留观患者的家属在旁听罢采访内容,不禁向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自己身体都各种不舒服,还那么忙,一分钟都没歇过,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向你们致敬。”
坚守和付出,换来由衷的感激,为这个特别的岁末年初,带来最简单而温暖的感动。
患者家属宋先生向医护人员点赞
感谢有您
最美的健康守护者!
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
共迎2023春暖花开时
END
图\文:张键怡
视频制作:张键怡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