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前行!佛山首个中医经典病房成立,为新冠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中医药临床疗效,不应只停留于慢性病或调理阶段,更应敢于挑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摘掉慢郎中的帽子!”12月30日,在佛山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的揭牌仪式上,院长何明丰宣布,佛山首个以中医药为主导治疗危重疑难杂症的科室正式成立。接下来,该科将集中收治新冠重症患者,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市内首个!
中医主导治疗急危重症
据悉,中医经典病房于2020年便开始布局,并列入了医院“十四五”规划、“登峰计划”重点项目,引进熊继柏国医大师为指导老师,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场,院长何明丰、副院长陈苹、纪委书记赵伟成及相关职能科负责人等,共同为中医经典病房揭牌。
揭牌仪式上,该科副主任陈景利致辞表示,中医经典病房在经典中医理论与名老中医经验指导下,将积极运用中医主导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运用现代医疗技术做病情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突破传统临床专科病种限制,开展以急危重症/疑难病为重点突破口,兼各科常见多发病的中医综合诊疗工作,做到初始诊断现代化、诊疗思维经典化、疗效观察客观化。
该科副主任陈景利现场致辞
值得一提的是,该科从设计风格上就富含中医文化元素,目前分为诊疗区、康养区等,开放病床31张,其中重症监护单元6张、教学病床2张,设置中医特色治疗室、中药煎药室、中医经典研究室、熊继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等区域,配置有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床边彩超机、床旁血气分析仪、床旁心梗检测仪、除颤仪、可视喉镜、红外热像仪、中医四诊仪等先进设备,常规开展针刺疗法、火龙灸、雷火灸、铜砭刮痧、耳穴压豆等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据悉,这也是佛山首个以中医药为主导治疗危重疑难杂症的科室。
何明丰院长了解科室建设情况
11月试运营期间,被诊断为脑干梗死的张阿姨就在该科体验到了中医药的实力。经过8天的纯中药治疗,配合针灸、中医护理特色疗法、功能锻炼等,其左侧肢体肌力从III-级恢复到V-级后顺利出院。张阿姨由衷地表示,“本以为要瘫在床上了,现在我又可以跳广场舞了,在这里真切体会到了中医治疗的神奇,感谢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
试运营期间,该科便收获患者许多赞誉
更多现场内容可查看下方视频
▼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视频剪辑拍摄:胡瑶)
历经考验!
医护团队多次直面新冠
何明丰提到,中医经典病房原定于12月12日院庆当天正式投入运营,然而由于疫情形势变化,佛山市在短期内建立了潭洲方舱医院收治新冠患者,我院被指定为托管医院,负责整体运营,该科全体医护被派往出征,与其他同事一起,为当时广佛疫情的控制发挥了关键作用。
医护团队出征潭州方舱医院
而随着潭洲便民发热门诊(点击文字链接了解相关内容)的筹建开设,该科医护团队依旧站在疫情第一线,继续发挥主干力量,推出的新冠退热利咽方、儿童新冠退热方,与医院推出的宣透清热方、和解清肺方共同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优势作用,因预防、退热、改善症状疗效明显,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不仅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也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很好的口碑。
在患者群体中获良好口碑
而今,完成阶段性任务的中医经典病房医护团队又回归医院,马不停蹄地投入收治重病患者的新的“战斗”。对此,陈景利表示,中医经典病房现有医护人员20人,是一个经典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团队,也是医院最年轻的科室。“我们的医护平均年龄只有31岁,青春是我们的名片,奋进是我们的本色。”他表示,科室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收治新冠重症患者,不负医院的重托,不负患者的信任,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何明丰院长与中医经典病房医护团队合影
最后,何明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该科的开设正是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诠释。他寄语中医经典病房全体同仁,一要不断努力,学习好经典,继承好经典,跟好国医大师,提高全员学习中医经典的整体氛围,建立中医人才培养基地;二要注意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临床服务水平;三要做好科室发展规划与定位,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你们要用好中医,发挥好中医‘急先锋’的作用,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中医药力量。”
何明丰院长发表致辞
就在开科第一天,该科已收治新冠重症患者14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陈景利表示,“我们将秉承中医经典理念,发挥中医特色,使中医经典病房能够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摇篮,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祖国医学的魅力和切实的疗效。”
作者:李晔至 雷俊娜 摄影:高雨婧 李晔至(部分由科室提供)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