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院领导大力支持及兄弟科室的相互协作下,肌少症研究中心早日发展壮大,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结出科研硕果。
学科建设
12月29日,“积水潭肌少症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新街口院区行政楼举行。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吴新宝、副院长于洋等院领导参会致辞。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以及医院脊柱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等多个骨科科室,以及放射科、康复、超声医学科、普外科、疼痛科、传统医学科、检验科、病案统计室等相关专业科室,共同参加了揭牌仪式。仪式由副院长刘亚军主持。
刘亚军副院长指出,“肌少症”的概念于1989年国际上首次提出,于2016年10月成为ICD-10正式编码的一类疾病(M62.8)。近年来,肌少症相关诊疗和研究工作逐渐得到关注。为推动我院在肌少症相关诊疗和研究领域迅速形成学术影响力,充分发挥我院多学科协作和院所融合的优势,经院办公会和党委会审议,决定成立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积水潭肌少症研究中心”。中心办公室设立在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蒋协远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研究所主管副院长刘亚军教授担任中心执行主任,王任先副研究员担任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王玲医师担任中心副主任。
▲副院长 刘亚军
李玉梅书记首先对积水潭肌少症研究中心表达了衷心的祝贺。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加速,老年骨科疾病患者也逐年增加。骨科疾病中除骨骼、关节疾病外,肌肉相关疾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骨科作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需要在骨骼肌疾病的诊疗和研究中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积水潭医院一直致力于对新兴学科的扶持和对学术骨干人才的培养,肌少症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对我院骨科医学中心的重要补充,也对我院探索多学科协作和资源整合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院党委书记 李玉梅
蒋协远院长指出,目前肌少症相关诊疗和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均属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专家共识,尚未形成相关标准和指南,相关基础研究也比较薄弱,虽然国内外多学科均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但尚未形成优势学科,我院如果抓住契机,形成多学科协作的诊疗和研究团队,将极有可能占据该领域的国内领先学术地位,产生原创性成果。积水潭医院一直致力于支持新学科、新中心的发展和骨科专业的细化,希望肌少症研究中心尽快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积水潭医院在骨科的领先地位。
▲院长 蒋协远
吴新宝副院长和于洋副院长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鼓励大家发挥我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团队,早日在肌少症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医院和研究所的多位职能科室负责人也纷纷表示,今后将大力支持肌少症研究中心的建设。
▲副院长 吴新宝
▲副院长 于洋
王任先副研究员和王玲医师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肌少症研究中心的建设中,今后将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把中心的各项工作做好,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开阔思路、找准方向、深耕细作,为积水潭医院在肌少症研究领域开疆辟土,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副研究员 王任先
▲医师 王玲
刘亚军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肌少症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利于研究所院所融合方针的落实,与临床科室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推动研究所学科建设全面发展,并开展相关临床检测业务。肌少症相关诊疗和研究涉及骨科各亚专业、放射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内分泌科、传统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等多个科室,可以带动我院各相关科室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利用中心平台提高科研水平。同时,有利于我院进一步建立肌少症多学科诊疗模式。他表示,中心将积极搭建肌少症相关研究平台,积极申请各类纵向课题,并开展联合攻关。积极为青年人才培养和医院科室学科发展创造条件。
▲院长蒋协远(右)与副院长刘亚军(左)共同揭牌
据悉,这是国内首个成立的专门研究“骨骼肌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肌少症研究中心。希望在院领导大力支持及兄弟科室的相互协作下,肌少症研究中心早日发展壮大,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结出科研硕果。
▲参会人员合影
END
文丨王任先
图丨宣传中心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