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了,我怎么还这么虚?” 干细胞可有效治疗新冠及其后遗症

2022
12/29

+
分享
评论
茵冠生物
A-
A+

转阴之后身体依然虚弱,正意味着免疫系统还在火力全开地和新冠病毒拼杀。

最近,随着不少人陆续走向康复,大家对新冠病毒的话题焦点,逐渐开始从“感染后怎么办”转向了“转阴后怎么办”、“为什么好了我还这么虚弱?”。

关于新冠后遗症的话题又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对从 COVID-19 中康复的患者的持续随访表明,即使在 COVID-19 后数周或数月,仍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持续存在一种或多种症状,比如咳嗽、头痛、疲劳等情况,人们将这些症状称为“新冠后遗症”。

但鲜为人知的是“新冠后遗症”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长期症状(Long COVID-19)” 。

2020年5月,新冠患者Perego首先在社交媒体上使用“长新冠(Long COVID-19)” 一词来表示最初感染SARS-CoV-2后数周或数月症状的持续存在。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1年10月首次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长期症状(Long COVID-19)的官方临床定义:COVID-19确诊患者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

来自WHO的珍妮特·迪亚兹博士在《科学》采访中表示:“呼吸急促,认知功能障碍,人们称之为脑雾,以及疲劳,这三个症状是最常见的。然而,实际上已经有超过200种症状在患者中报告......我们对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还不完全清楚。据描述,这种情况可以持续3个月,有些人说可以长达6个月,甚至可能长达9个月。”

▎新冠后遗症到底有多可怕?

《Global Health Research and Policy(GHRP,全球健康研究与政策)》刊登了一篇名为《Effective strategies against COVID-19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ection sequelae(针对COVID-19的有效策略和感染后遗症的重要性)》总结有关COVID-19感染后遗症的证据。

该研究认为COVID-19,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大量证据已经记录了COVID-19对各种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包括心脏、大脑、肺和肾脏。

肺部纤维化

在2020 年新冠疫情刚开始时,病毒会对肺部造成明显影响,「肺部 CT」变化也是确诊的重要标志。而如今奥密克戎时代,大约还是有 10% 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普通型或重症,表现出轻重不一的肺炎表现。

这几天,网上关于感染奥密克戎后出现“白肺”的消息越来越多。

42241672278658566

武汉一12岁男孩感染新冠后,家长担心去医院会交叉感染,于是在家硬扛,咳嗽一周不就医,后来家长发现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开始呕吐,这才将他送医院就诊,医生一查已发展成肺炎,一侧肺部已经成了“白肺”。尽管经过治疗,男孩的症状已经好转,但也留下了后遗症——肺部纤维化。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张黎就“白肺”问题进行解读:“重症的白肺患者,死亡率在40%以上,还是有一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要想让肺恢复到本来干干净净的状态,是比较难的,绝大部分患者会留下肺部纤维化的后遗症。之前有专家统计过,在感染新冠德尔塔毒株并康复一年后,患者的肺功能会恢复,但是恢复态势不会保持太久就会呈下降趋势,且这种下降是不可逆的。”

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国际医学杂志《循环》发表的一项研究,观察了美国和欧洲共23家医院在2020年2月1日~2021年4月30日期间,新冠住院患者中急性心肌炎患病率。

4001672278667859

据估算,每1000名因新冠住院的患者中,有2.4~4.1人发生急性心肌炎。新冠病毒可能通过三种途径诱发心肌炎:

1.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 2.炎症细胞向心肌细胞迁移并诱发局部炎症; 3.由于全身炎症引发自身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而损伤心肌。

最近国内也有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的急性心肌炎新闻报道。

39181672278679107

人在发烧时,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血液搏出量增多,会加重心脏负荷。当病毒从血液流经心脏,如果攻击心肌细胞,造成心肌局限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病变,这就是心肌炎了。

如果感染新冠还没痊愈就进行剧烈运动,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特别是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还会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及致命性心律失常,危害生命安全。

除了心肌炎以外,新冠患者发生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据2022年2月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研究人员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间,将153760名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感染者,与两个共涉及超1100万人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47921672278694472

研究发现,新冠患者在感染的30天至1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急性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肺栓塞、深静脉和浅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其他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时与非住院患者相比,住院患者的这些发现发生率更高。

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

根据2022年3月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国家数据库建立了一个由 181 280 名参与者组成的队列,这些参与的退伍军人均没有糖尿病史,在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期间的 COVID-19 检测呈阳性,并在COVID-19感染后的30 天幸存下来。

74811672278717008

经过352天的随访发现,在COVID-19疾病的后期,COVID-19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非住院新冠患者在感染后12个月时,每1000个人中就有8.28例糖尿病。即使是在接触COVID-19之前糖尿病风险较低的人也表现出更高的风险。

认知能力下降

2021年7月,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国王学院、剑桥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1337人(其中包括约1300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验证的认知测试,包括大脑测试、问卷调查等。

48331672278836362

与未感染病毒的人相比,那些先前感染了新冠病毒并康复的受试者,不论症状轻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症状,而且, 认知能力下降的程度与患病时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

加速衰老

有研究者对来自 232 名健康个体194 名非重症和 213 名重症 COVID-19 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 DNA 甲基化研究,他们在所有新冠患者(包括那些轻度感染的人)中发现了表观遗传衰老和端粒损耗加速。

53281672278854852

此外,在另一项研究中,有证据表明,在初始轻度至中度 SARS-CoV-2 感染后会出现持续的炎症反应,患者体内具有高度活化的先天免疫细胞,缺乏幼稚T和B细胞,并且显示I型IFN(IFN-β)和III型IFN(IFN-λ1)的表达升高,在感染后8个月仍保持高位。而炎症正是加速衰老的一个潜在驱动因素。

66431672278867204

▎干细胞可有效治疗新冠及其后遗症带来的伤害

新冠肺炎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后遗症,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在患上新冠肺炎后,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又称为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SS),可迅速引起单器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威胁生命。

而大部分新冠患者在“阳康”后,后续的康复过程中并无修复药物针对患者机体过度免疫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依然存在于体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转阴之后依然会持续咳痰。

病毒,仅仅是蛋白质外壳加上遗传物质。无论是白细胞,还是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本质上都是我们自身的细胞。我们不断咳出来的痰,就是在体内不断发生的免疫战争中死亡的白细胞以及病毒细胞的尸体。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能够很好地补充机体所损伤的细胞,替代衰老及死亡的细胞。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强大的旁分泌功能和免疫调节能力,能够分泌一些细胞因子,调节和平衡机体整体的活力,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抗病毒能力等,可以说是相当理想的机体修复帮手。

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及其团队公布了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回输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随访1年的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给药对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和症状的恢复具有长期益处,且患者症状更轻和生活质量更好,睡眠困难、日常活动和数字评定量表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文章发表于《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

2531672279019414

这是全球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的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修复严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本次研究共有100名患者接受了随访。王福生院士及其团队每隔3个月随访患者1次,为期1年,以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修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与

安慰剂组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全肺病变体积改善了10.8%,并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在每一个随访节点都显示出固体组分病变体积比例减少。此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有17.9%的患者在12个月时CT图像变为正常,而安慰剂组没有。

在每次随访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的相关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安慰剂组,中和抗体均为阳性,中位抑制率分别为61.6%和67.6%。两组术后1年随访不良事件及12个月肿瘤标志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脐带、胎盘、脂肪、骨髓等组织中,并且将间充质该细胞从自身采集后,可在体外标准条件下冷冻保存,而不损伤其向成骨、软骨、脂肪和肌细胞分化的潜能,待需要时解冻复苏,就能够更方便、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间充质干细胞缺乏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的ACE2受体,它们本身对感染具有抵抗力,不容易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

在目前众多治疗新冠的研究实践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纤维化病变仅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下有机会实现逆转恢复同时,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受新冠影响而风险增加的基础慢性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因此,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极有可能会应用于未来的新冠后遗症治疗。

▎总结:

转阴之后身体依然虚弱,正意味着免疫系统还在火力全开地和新冠病毒拼杀。全球医疗专家团队一直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康复方式,而干细胞对于治疗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已经得到研究实践证明。针对新冠病毒对患者多脏器的伤害,干细胞让新冠治疗和后遗症修复成为可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干细胞,心肌炎,糖尿病,阳康,肺部,感染,脐带,新冠肺炎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